《長壽不難摒棄“伍難”(1)》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685.html


名利不去為一難
  我國漢代醫聖張仲景就曾無情地抨擊追求名利者,說他們嚮往權貴威勢,不惜絞盡腦汁,為身外之物丟掉了身體這個根本。
  老子也曾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就是說人們不受利欲的引誘,不作過分的奢求,這既不是什麼恥辱,也不會有什麼危害。如果不是這樣,為了名利而千方百計,日夜鑽營,只能是心勞日拙,導致百病叢生,喪志折壽。但願每一個人都學會在平平淡淡中細品生活的甘泉,做人要戒貪欲邪念,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貪,利也不貪,粗茶淡飯樂陶然”。
  喜怒不除為二難
  人在生氣時若恨得直咬牙,臉青一陣白一陣,手足發抖心發顫時,必然會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阻塞,臟腑功能紊亂而致病。特別是怒髮衝冠的情緒波動對老年人危害更大,不少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心髒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暴怒猶如一枚“定時炸彈”,對疲憊的心臟,脆硬的血管都會構成極大的威脅,很容易誘發腦溢血或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心絞痛及心肌梗死,使人在盛怒之餘離開人間。
  經常發怒有損健康,大喜過度亦可為害。《儒林外史》膾炙人口的故事“范進中舉”就是一個典型。現實生活中,因過度興奮“得意忘形”、“喜不自持”,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甚至猝死的現像還少嗎? 
  生活不可能平靜如水,人生也不會事事如意,如能正確處理,將對身心有莫大的好處。有一首佛家的保身偈語是這樣說的:“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這幾句話較好地點出了身病與心理調節的關係,不妨細細揣摩。
  聲色不去為三難
  聲色是指過度的外界刺激和性生活。有許多娛樂活動本身無可非議,但若通宵達旦地打撲克、玩麻將、下棋、唱歌跳舞等,打亂了生活規律,久而久之,必然會把身體搞垮。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惡作劇以取樂,狂呼亂叫,嬉皮不已,這樣只會損精耗氣,使人精神飛馳,血氣流蕩,變生他疾。對於那些淫穢書畫、光盤等更應加以抵制。如果受其誘惑,定會污染心靈。
  男女性生活,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但必須有所節制。古人把房事過度稱作“伐性之斧”,指出了房事若過度,可造成未老先衰的惡果。因此,清心寡欲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滋味不絕為四難
  “滋味不絕”即飲食不當。《黃帝內經》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有些人見好吃的盡情享用,飽嗝連聲,殊不知隱禍已在其中。《諸病源候論》中說:“夫飲食過飽,則脾不能磨削,令人氣急煩悶,眠臥不安。”此外還會有“心腹中堅痛”、“但欲臥而腹脹”、“胃脹心滿”等症狀。有的人雖然從不暴飲暴食,但平時飯量較大,又吃得過飽,很容易引起肥胖。肥胖是引起脂肪肝、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石症等病的禍根。
  在飲食選擇上,應遵循“多清淡、少厚味”的原則。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經常過食酒肉、油膩、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濕生痰,助熱生風,誘發疾病。
  在每天的飲食裡,應做到粗細兼備,葷素搭配,就能使五臟六腑得到充分營養,氣血旺盛,抗衰延年。
  神慮精散為五難
  “神慮精散”即思想負擔太重或腦力勞動過度,以致耗精損神,引起種種疾病。有的人整天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使得人體生理失常,心弦緊繃,不堪重負。因處心積慮,過多磨損人體機能,各系統功能必然失調,免疫力自然下降,各種疾病便乘虛而入。
  《壽世新編?養心說》主張:“聽其自樂,應以自然,任其自去。此養生之法也。”這是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既不為無端瑣事而憂慮煩躁,也不為一時的得失而牽腸掛肚,更不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延命金丹》曰:“凡欲身之無病,必須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想,不貪嗜欲,則心君泰然。”不妄自菲薄,也不妄生嫉羨,更不醉心嗜欲,頻生邪念。這樣才有利於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