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的表現》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640.html


人到中老年,機體的各種生理機能逐漸趨於衰退,新陳代謝能力逐漸降低,因而,人體會出現各種“老態”。“老態”又稱生理性老化,並不是疾病狀態,而是機體生命過程後期必然出現的退行性變化。這種變老的表現,主要是因五臟虛衰所引起。分述如下:
  (一)因腎氣虛衰引起的衰老表現
  腎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腎中之氣是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及各種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這一段論述,明確指出了機體生、長、壯、老、已的自然規律,與腎中精氣密切相關。人到中老年,隨著腎中精氣由充盛逐漸走向衰退,甚至逐漸耗竭,人也就從中年而轉入老年。主要表現有。
  1.頭髮變白
  中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衰退往往是逐漸變化的。《素問?方盛衰論》日:“老從上。”諺語云:“人老多先從頭上老”,“發為血之餘”,中老年人腎中精氣不足,精虛血少,不能給毛髮以充足的營養,以至毛髮逐漸失去潤澤光亮,由黑而灰成白,甚至脫落、禿頂。“白髮蒼蒼”、“兩鬢斑白”,毛髮的變化反映了中老年人精血虛少,臟氣衰敗的生理變化特點,是衰老的重要表現。
  2.牙齒鬆動
  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同為腎中精氣所充養,《口齒唇舌病源流》日:“齒者,腎之標,骨之本也。”中老年人腎氣日衰,加之脾胃虛弱,消化能力低下,營養不足,故牙齒稀疏,容易鬆動、脫落,牙根外露等。正如《內經》所說,“腎氣衰,發墜齒槁”。
  3.形體改變
  腎“在體為骨,主骨生髓”。人體骨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筋骨失養,就會出現骨肉萎縮削瘦,彎腰駝背等“人老倒縮”的表現。老年人骨質脆弱,易於骨折等,都與腎中精氣不足、骨髓空虛有關。中老年人形體的改變主要是肌肉筋骨的衰老,也是生理變化特點之一。
  4.耳聾耳鳴
  腎開竅於耳。聽覺靈敏與否,與腎中精氣的盈虧有密切關係。《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反之,腎中精氣虛衰時,則髓海失養,故聽力減退,耳聾耳嗚。
  5.排泄生殖
  尿液的排泄雖在膀胱,但須依賴腎的氣化才能完成。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的氣化功能逐漸減退,氣化失常,固攝無權,則膀胱之開合失度,人到老年就常出現尿頻、遺尿、尿少和尿失禁等病症。至於生殖機能,《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日:“年六十,陰萎,氣大衰。”這裡所說的“陰萎”,是指隨著機體變老而生殖機能顯著衰退,就是年老腎所藏之精不足,無以化生。腎氣,從而出現生殖器官萎縮,生殖機能減退所致。
  6.精神語言
  《千金翼方》雲:“人年五十以上……忘前失後……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腦為髓海”,腎中精氣主骨生髓。人到老年,腎精不足,精不足則髓海失養,故精力日衰,常出現思維遲鈍,健忘,語言善誤,少寐多夢,喜怒無常,淡漠孤僻,自言自語,甚至可以出現癡呆、妄想、多疑等精神異常狀態。
  (二)其他臟腑衰退引起的衰老表現
  人體陰陽氣血之盛衰,形體百骸的壯贏,都取決於臟腑功能的強弱。人體的髒腑功能實際在老年到來之前就 ​​已經開始衰退,而且隨年齡的增長,衰退會按一定的規律不斷加重,最後導致臟腑薄弱,五臟皆虛。這在《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盛大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可見五臟日虛是人體衰老的根源,主要表現為:
  1.容顏衰老
  “樹老朽、人老醜”。中老年人的容顏隨著年齡的增長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如面部皺紋增多,皮膚鬆弛,變乾、變薄,暗淡無華,甚至可見“老人斑”,眼角出現“魚尾紋”,這些變化主要是因為“心主血,其華在面”原因所引起的。心氣不足,心血虧少,面部及全身血液供應不足,皮膚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會出現面色憔悴、皮膚枯癟無澤。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2.脾失健運
  《千金翼方》雲:“人至老年,五十以上……飲食無味。 ”人到中老年,脾運化水穀精微的功能減退,即“脾失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即因之而失常,而出現口淡乏味,納減食少,腹脹便溏等表現,受納、消化、吸收能力均明顯降低以至倦怠、消瘦和氣血生化不足等病變。此外,脾運化水液的功能減退,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而產生濕、痰、飲等病理產物。
  3.肝失疏泄
  肝主疏泄,可條達氣機,疏暢情志,流通血脈,分泌膽汁。老年人肝氣漸衰,其疏泄功能漸減,往往有氣機、血流、膽汁分泌功能降低的表現,如疏泄失常,情志失調,常見情緒不穩、煩躁易怒或沉默寡言等情志變異之證;肝木氣衰,氣機不暢,可見胸脅脹滿、食慾不振、便秘腹瀉等消化功能失常表現。
  肝“主筋,其華在爪”。筋即筋膜,附於骨而聚於關節,是連接關節、肌肉的一種組織。《素問?痿論》說的“肝主身之筋膜”。主要是由於筋膜有賴於肝血的滋養。肝的血液充盈,才能養筋;筋得其所養,才能運動有力而靈活。中老年人肝的氣血衰少,筋膜失養,則表現為關節僵硬、背彎傴僂、肢體麻木、屈伸不利。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筋不能動”,“爪為筋之餘”。肝血不足,還可出現爪甲軟薄,枯而色夭,甚則變形脆裂等衰老表現。
  以上外形和精神的改變,是人衰老時最明顯的標誌,根據祖國醫學“有諸內必形諸外”的理論,即體表的變化是內臟變化的反映。也就是說,外觀的老化,是五臟衰弱的表現。這與現代醫學所說的外形的改變,常常伴隨著一些內臟生理功能的下降,主要表現在內臟器官貯備力降低的觀點是一致的。
本文章來自老中醫養生網專家團轉載請註明出處:老中醫養生網養生頻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