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要適合人的體質》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360.html


每個人的先天禀賦和後天調養是有差異的,所以體質也會有差異。現代中醫著眼於陰陽氣血津液的虛實盛衰,把人體分為正常體質和不良體質兩大類。面色容潤、體力強壯、毛髮潤澤、情緒穩定、睡眠良好、沒有明顯陰陽氣血偏盛偏衰傾向的人,屬於正常體質之人。相反,有明顯的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痰濕、陽盛、血瘀等傾向的人,屬於不良體質之人。
  這裡針對陰虛、陽虛、氣虛、血虛、陽盛、痰濕、血瘀等不良體質,提出了藥物補養的一些方法。
  1、陰虛的人宜補陰
  陰虛的人性情急躁,身體消瘦,面色潮紅,口燥咽乾,手腳心熱,大便偏乾,小便偏黃,面部烘熱,眼睛容易乾澀,不耐夏天的炎熱,喜歡冷飲,舌體瘦小,舌頭紅,舌苔少。
  如果生了病,上述的症狀會更加明顯,心陰虛的人還伴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症狀;肺陰虛的人還伴有乾咳少痰、潮熱盜汗症狀;肝陰虛的人還伴有肋部疼痛、兩眼昏花症狀;腎陰虛的人還伴有眩暈耳鳴、腰酸背痛、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的症狀。
  藥補時,重在補肝益腎,養陰降火,安定神誌。可以補用滋陰清蟄、滋養肝腎的藥物。西洋參、沙參、女貞子、百合、山藥、五味子、石斛、旱蓮子、麥冬、天冬、黃精、玉竹、玄參、冬蟲夏草、枸杞子、白芍、桑椹、龜甲等藥,都有滋陰清熱的功效,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選擇補用。
  另外,可以選用的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杞菊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知柏地黃丸等。
  心陰虛的人,適宜服用天王補心丸;肺陰虛的人,適宜服用百合固金湯;脾陰虛的人,適宜服慎柔養真湯;肝陰虛的人,適宜服一貫煎;腎陰虛的人,適宜服六味地黃丸。
  還有老中醫主張長期服用首烏延壽丹,因為此方有不滋膩、不蠻補、不寒涼、不刺激的優點,服後可以增進食慾、睡眠酣適、精神輕鬆愉快。
  2、陽虛的人宜壯陽
  陽虛的人形體白胖,面色淡白,嘴唇顏色淡,怕冷喜暖,手腳冰涼,容易疲倦,小便清長,大便稀溏,性慾低下,易出虛汗,夜尿偏多。
  如果生了病,就容易寒化,怕冷蜷臥,四肢發冷。有的人腹部隱隱作痛,喜歡溫暖,喜歡按摩;有的人身上、臉上水腫,小便不利;有的人腰脊冷痛,大便清稀;有的人陽痿滑精,子宮寒涼不孕;有的人胸背疼痛,咳喘心悸;有的人夜尿頻多,小便失禁。
  藥補時,重在溫脾補腎,助陽化濕,振奮陽氣。可以進補補陽祛寒、溫養肝腎的藥物。人參、鹿茸、黃芪、海狗腎、續斷、蛤蚧、益智仁、冬蟲夏草、巴戟天、補骨脂、淫羊藿、仙茅、菟絲子、肉蓯蓉、核桃仁、杜仲等都可以選用。
  可以選用的中成藥有金匱腎氣丸、參茸丸、濟生腎氣丸、右歸丸、龜鹿二仙膏、全鹿丸等。
  心陽虛的人,適宜服用桂枝加附子湯,或者常服肉桂加桂枝甘草湯,虛證嚴重的話在桂枝甘草湯中再加入人參。脾陽虛的人,可以服理中湯或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腎陽虛的人,可以服金匱腎氣丸;脾腎兩虛的人,可以服濟生腎氣丸。
  3、氣虛的人宜養氣
  氣虛的人形體消瘦或偏胖,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嘴唇顏色淡,說話聲音小,容易出虛汗,四肢倦怠,比較健忘,肌肉鬆軟,喜歡安靜,心悸,食量小,畏寒怕熱,容易感冒。
  如果患病,這些症狀會隨之加重。有的人還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有的人還肚子脹,大便清稀;有的人脫肛,子宮脫垂;有的人心悸,精神疲憊;有的人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
  藥補時,重在補肺益脾,慎避風邪。可以選用人參、黨參、山藥、黃芪、白朮、茯苓、大棗、扁豆、黃精等,根據身體狀況適當進補。
  氣虛的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歸脾丸、八珍丸、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等成藥。
  此外,脾氣虛的人,可以服用四君子湯,或者參苓自術散;肺氣虛的人,可以服用補肺湯;腎氣虛的人,可以多服腎氣丸。
  4.血虛的人宜益血
  血虛的人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目眩暈,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體瘦弱,失眠健忘,頭髮脫落,大便乾燥,舌頭顏色淡,脈細無力。
  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黃、龍眼肉(桂圓肉)、枸杞子、桑椹、核桃仁等。
  可以常服些歸脾丸、烏雞白鳳丸、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歸脾湯等。如果是氣血兩虛,就需要氣血雙補,可以選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也可以改湯劑為丸劑長期服用。
  5.陽盛的人宜瀉實
  陽盛的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性情急躁,情緒活躍,喜涼怕熱,愛吃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容易生瘡瘍,舌發紅,脈滑數。
  如果患病,就容易從陽化熱,從而出現高熱、極度口渴、欲喝冷飲等症狀。
  在藥補時,重在平肝養肺、清熱瀉火、滋陰生津。可以選用菊花、苦丁茶、蘆根、夏枯草、決明子、淡竹葉、金銀花、雞骨草等中藥。
  可以選用的中成藥有五花茶、清胃散、龍膽瀉肝丸等。
  如果陽盛的人大便乾燥,可以服用麻子仁丸,或者潤腸丸;如果陽盛的人口乾舌燥,可以服用麥冬湯;如果陽盛的人心煩、容易發怒,可以服用丹梔逍遙散。
  6.血瘀的人宜化瘀
  血瘀的人面色晦暗,唇色暗淡,眼眶暗黑,皮膚乾燥,容易出血,舌體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
  如果患病,這些特徵會隨之加重,在頭、胸、脅、小腹或四肢等部位會有刺痛感。會出現口唇青紫或者有出血傾向、吐血、大便發黑等,或者腹內有癥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藥補時,可以選用活血養血的補藥,如當歸、丹參、地黃、五加皮、川芎、地榆、續斷、茺蔚子等。
  7、痰濕的人宜化痰
  痰濕的人身體肥胖,肌肉鬆弛,愛食油膩、味重的食物,反應比較慢,精神倦怠,身體乏力,口乾口膩,不想動,喜歡睡覺,口中黏膩,脈濡而滑,舌體胖大,舌苔白膩。
  如果患病,就會感到胸悶,咳喘痰多;或者進食減少,噁心嘔吐,大便清稀;或者四肢水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者混濁;或者頭腦昏沉,關節疼痛,肌膚麻木;或者女子白帶過多。
  藥補時,重在健脾運脾,化痰祛濕,疏理氣機。由於痰濕證的出現與肺、脾、腎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補養時重點在於調養肺、脾、腎三臟。
  可以選用的中藥有山藥、陳皮、薏苡仁、茯苓、白朮、雞內金、半夏、冬瓜皮等。
  可服用的中成藥有資生丸、陳夏六君丸、香砂枳朮丸、絞股藍總苷片、通泰膠囊等。
  如果痰濕證是由肺的宣降功能失調,津液不能運行,而導致液聚生痰,就應當宣肺化痰,可以服用二陳湯;如果痰濕證是由脾的功能失調,而導致濕聚成痰,就應當健脾化痰,可以服用六君子湯,或者香砂六君子湯;如果痰濕證是由腎虛不能製水,而導致水氾為痰,就應當溫陽化痰,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
  8、氣鬱的人宜理氣
  氣鬱的人身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性情急躁,容易發怒,容易激動,鬱鬱寡歡,胸悶不舒,有時想嘆息,舌淡紅,舌苔淡白。
  如果患病,會覺得胸脅脹痛或竄痛;或者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者咽中梗阻,有異物感;或者胃脹胃痛,泛吐酸水,打嗝;或者腹痛腸鳴,大便洩利不爽;或者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昏倒,吐血。
  藥補時,可經常選用小茴香、青皮、香附、烏藥、川楝子、鬱金等善於疏肝理氣、解鬱的藥為主藥,組成方劑,如越鞠丸等。如果氣鬱引起血瘀,就應當搭配活血化瘀藥服用。
  本文章來自老中醫養生網專家團轉載請註明出處:老中醫養生網養生頻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