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在刮痧術治療時,採用的穴位、經絡以督脈、足太陰、足陽明經絡穴位為主,常用的穴位及位置如下:




 


刮痧刮痧

 


 如何用刮痧法治療痢疾


 


     痢疾在刮痧術治療時,採用的穴位、經絡以督脈、足太陰、足陽明經絡穴位為主,常用的穴位及 ​​位置如下: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天樞:臍旁2寸。    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    上巨墟:足三里穴下3寸。    陰陵泉:脛骨內側踝下緣凹陷中。    曲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尺側。    委中:橫紋中點。    合谷(虎口):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簡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曲池: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關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椎穴屬於督脈,督脈有總管、統率的意思,行於背部正中,其經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又稱為“陽脈之海”;其次,督脈行於脊裡,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和腎有密切的聯繫。大杼、膏肓、神堂穴則屬足太陽膀胱經,太陽者,天之巨陽也,膀胱與表氣相通,“腠理毫毛其應”,外邪侵襲,首當其衝。    基於上述原因,治療時首先刮拭的穴位是大椎、大杼、膏肓俞及神堂,配合刮拭的穴位是天樞、足三里、上巨虛、陰陵泉、曲澤及委中。腹痛甚者加刮合谷、三陰交;噁心、嘔吐加刮內關;發熱加刮曲池;裡急後重加刮關元俞。    凡刮拭出現紫塊瘀點的穴位,7天后才能刮拭,其他穴位可刮拭1~2次。



http://liji.h.baike.com/article-162813.html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圖片)係由網友上傳,如果涉嫌侵權,請與客服聯繫,我們將按照法律之相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於www.baike.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