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有痿枯之意。肢體痿廢即指肢體筋脈弛緩,痿軟無力,日久不能隨意活動,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縮的一類病證。


西醫多見於多發性神經根炎、小兒麻痺後遺症、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及運動神經疾患和周圍神經損傷引起的肢體癱瘓等。中醫認為由氣血不足,筋脈失養引起,如正氣不足,濕熱邪毒內侵,或高熱不退,或久病餘熱,傷津耗氣,肺之津液不能輸布以潤五臟,筋脈失養,不能活動而成痿廢;久居濕地、涉水冒雨,濕邪留而不去,鬱久化熱;或飲食不節,脾胃損傷,濕從內生,蘊濕積熱,浸淫筋脈,筋脈弛縱不收而成痿廢,久病體虛,或勞傷過度,精損難復,肝腎虧虛,筋脈失養,活動不利而成痿廢。


治療:



穴位:曲池、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腰陽關、足三里、陰陵泉。


上肢:肩髃、外關、合谷、支正。


下肢:髀關、風市、陽陵泉、承山、三陰交、懸鍾。


方法:先取主穴3至4處,再據病情分別取上肢或下肢穴位,留罐5至10分鐘;或以穴位為中心,循經絡線路走罐至局部皮膚潮紅。


轉載保留鏈接,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好人好運,謝謝!原文地址:http://www.jibingnet.com/jiankang/baguan/51252.asp


http://www.jibingnet.com/jiankang/baguan/51252.asp


來源:疾病網 http://www.jibingne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