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兩歲小女孩,體質很弱,反复感冒,每次都要吃許多消炎藥,後來醫生髮現患兒的白細胞下降了,只有2000多個單位,便懷疑她可能患上了白血病。家長很急,抱著孩子找到了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溫振英教授。溫大夫仔細詢問了病情,認定患兒是因過多地服用了消炎藥,殺傷了自身的白細胞,導致免疫力下降。她囑咐患兒家長停服消炎藥,採用養陰益氣,健脾補腎的中藥療法。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孩子的白細胞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又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孩子體質增強了,也不愛感冒了。
- Jan 27 Sun 2013 13:52
扶正固本育幼苗
- Jan 27 Sun 2013 13:50
小兒厭食--推拿妙招
- Jan 27 Sun 2013 13:47
小娃兒遺尿推拿有效
3歲以上的小兒睡覺時,不隨意地將小便尿在床上,謂之“遺尿”,又稱“尿床”。多由腎氣不足,下元虛冷,病後體弱,肺脾氣虛不攝或因不良習慣所致。3歲以下的小兒,由於腦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的排尿習慣尚未養成,而產生尿床者不屬病理現象。
遺尿症必須及早治療,如病延日久,就會妨礙兒童的身心健康,影響發育。
- Jan 27 Sun 2013 13:45
中醫捏積治療兒科疾病
當孩子厭食、不睡覺、脾氣急時,爸爸媽媽們多半都會選擇帶到醫院去化驗、吃藥、打針,實在是很麻煩。如果給您介紹一種中醫的方法,可以不打針、不吃藥、沒有副作用,一些常見的小毛病都能不藥而愈,您是否願意帶孩子來醫院嘗試一下呢?
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捏積療法。捏積療法在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是一種古老而實用的用來治療小兒疳積的推拿療法,它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通過捏拿脊背所產生的良性刺激,來治療某些疾病。晉朝醫學家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已有捏積療法的具體文字:“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癒更為之”,而在《外台秘要》中也記載有“小兒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兒頭及脊驗”,提到了推拿療法施術於小兒脊背的內容。捏積發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流派,在民間廣為使用和流傳。
- Jan 27 Sun 2013 13:44
邊診邊治:中醫脊診整脊
日前,“全國脊診整脊技術繼續教育基地”和“全國脊診整脊技術學術委員會培訓基地”兩塊牌子掛在了天津北辰北門醫院的大門上。脊診整脊技術極具中醫優勢,不要求配備高檔醫療檢查設備,醫生憑兩隻手就能大體了解病人的毛病出在哪裡,並當時就能通過整脊進行治療。
頭疼治頭與整體治療的區別
- Jan 27 Sun 2013 02:34
眼前閃不停 病變前兆
眼球的玻璃體,有如眼睛的”避震器”,主要組成物質為玻尿酸,像蛋白一樣黏稠有彈性;眼底的視網膜,則有如眼睛的”相機底片”,視網膜中間的點狀組織,為黃斑部。
- Jan 27 Sun 2013 02:32
唾液對人體養生的8大神效(圖)
- Jan 27 Sun 2013 02:29
一日三顆棗終身不老的吃法(組圖)
- Jan 27 Sun 2013 02:27
吃芋頭相當於注射免疫球蛋白!(圖)
- Jan 27 Sun 2013 02:20
「行立坐卧」都能養生 關鍵正確了就是精髓
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能站著就不走著,能走著就不跑著。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行立坐卧”這4個基本姿勢的轉變中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