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星期天上午拍打課程取消,改為開放式限額限時義整,中午12點結束,晚來者一律報歉。
鄭老師講解全方位拍打DIY自我保健調理手法,請多善加把握機會,額滿不加收。
六月五日星期天上午拍打課程取消,改為開放式限額限時義整,中午12點結束,晚來者一律報歉。
鄭老師講解全方位拍打DIY自我保健調理手法,請多善加把握機會,額滿不加收。
——-12年6月份的時候我患濕疹,胳膊和腿上都起了不少的紅疹,輾轉論壇,天涯,醫院,淘寶,嘗試吃不同的西藥,熬各種方子的中藥,擦各種傳說中有效的藥膏,各種忌口,3個月有餘,濕疹反复,夜晚不能眠,白日神憔悴,外出長袖長褲遮,相當辛苦,但凡吃了些上火或辣味食物,那晚肯定更焦慮煩躁不堪。直到8.9月才慢慢有些開始好轉。
——13年5月份濕疹復發,一下子紅疹都起了,不忍直視,教室上課遇到同學,反應驚訝:好恐怖。好傷心,這回如何是好,繼續上一年的經過?不能睡,不想出門,隨時擦藥膏? ——我明白上一年的吃藥打針抹藥膏都只是暫時消停,身體的垃圾還是在體內,所以到了夏天,陽氣大提升,垃圾又要往外排,尋不得路,又從皮膚下手了啊!!怎麼辦的好,這是排毒是好事,可是這樣的方式擾的人好受折磨!!
——幸好在豆瓣認識的雅心玲瓏老師給了靠譜的方子,嘗試後,那一晚就沒有被癢醒,一覺睡到天明,第二天繼續進行時,紅疹慢慢消下去了,第三天,已經只剩下印子了!!!感激涕零!!!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生氣的時候會感覺氣不順, 甚至出現胸悶、喘不上來氣, 心情也變得十分煩躁, 正常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響。
氣不順往往與肺有關, 經常循經敲打肺經, 憋屈氣悶的情況就能夠得到緩解。
慢性咳嗽常會造成鼻涕倒流的情形。 有一位吳姓同學從一早醒來, 就開始一邊流鼻涕, 另一邊則鼻塞, 一整天下來, 衛生紙用個不停, 有時衛生紙用完了, 就改用手帕, 使得手帕經常濕濕±也塞在口袋裡。
父母帶著他到處尋找名醫, 有一家診所的藥一吃胃口大開, 體重越來越可怕;另一家則是吃了藥就沒食欲, 氣色越來越差;另一家則是拼命用儀器鑽進鼻腔裡擺弄, 搞得鼻涕、眼淚直流。
拍打的正確順序應該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裡。拍打的時候著力點在掌心,掌心有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經常刺激可以疏氣化痰、醒神開竅。拍打手臂 內側時,全部從上往下拍打;拍打手臂外側時,全部從下往上拍打;拍打雙腿外側時,全部從上往下拍打;拍打雙腿內側時,全部從下往上拍打;拍打任督二脈時, 也都是從下往上拍打。這樣的順序遵循的是經脈的走向,並以中醫陰升陽降的理論為依據,可以真正發揮療效。如果亂拍一氣,不僅效果不好,還容易使力道過大, 有可能使一些本來就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發生骨折。此外,拍打的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會出痧,即皮下出現小的出血點。痧的顏色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 病情重,痧就出得多,且顏色深;病情輕,痧出得少,顏色淺。無論出痧與否,只要拍打到位就能疏通經絡,起到保健、治療的功效。
健康小提示
鄭老師講解全方位拍打DIY自我保健調理手法,請多善加把握機會,額滿不加收。
拍打健康法,在非藥物療法中佔有重要的份量,屬中醫外治法。拍打法施術部位是人體的體表的皮膚。
按經絡系統是藉由皮膚而運行,拍打主要在皮膚。皮膚是經絡在體表的反映,《素問。皮部論》論述了十二經的病變傳變次序和規律,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六臟六腑。所合十二經之絡脈。各分屬於皮之部署。)。
按摩重點:1.大陵穴2. 神門穴 3.手部心反射區4. 湧泉穴5. 三陰交穴6.足部腎反射區
1.屈食指點按大陵穴50次,力度要大。刺激大陵穴有清心寧神的作用,可以提升血壓,增強循環系統功能。
現在的上班族往往工作很辛苦,加班是常事,生活也因此變得不規律。很多人工作一天之後,會感到身體很疲倦,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還是會覺得腰酸背痛、疲倦不堪。長此以往,往往會被慢性疲勞綜合征侵擾,造成身體抵抗力下降,甚至患上更嚴重的疾病。
為此,上班族需要一種能夠説明身體解乏的方法。而經常拍打"解乏穴"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常見症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也就是常說的"三多一少"。到目前為止,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但是,只要堅持治療,一部分患者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所謂"臨床治癒",是指通過藥物治療將血糖、尿糖穩定在正常範圍後,逐漸減藥直至停藥,然後單純依靠飲食及運動療法控制糖尿病。儘管這些患者可以不必頓頓服藥,但還是要定期化驗血糖及相關項目,監測病情變化,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屬中醫的"消渴"範疇。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悠閒過度、素體虛弱等因素均可導致消渴。本病最早見於《黃帝內經》,被稱為"消癉",不同的篇章對其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則及預後等分別做了論述。而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根據具體症狀將消渴分為三種類型:上消,渴而多飲;中消,消穀善饑;下消,口渴、小便如膏。現代中醫結合古今多數醫學家的經驗,將糖尿病歸納為燥熱熾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陰陽兩虛、脾腎陽虛、瘀血內阻六型,並依證施以相應的療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加之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因素,使得近些年,我國高血壓病患者越來越多。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併發症,嚴重危害健康。
高血壓病早期以頭暈頭痛、耳鳴心悸、煩躁健忘、失眠多夢等為基本特徵。而長期高血壓會造成心、腦、腎等臟器的器質性損害。人的血壓易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增高,早期去除病因或休息後血壓能降至正常; 隨著病程的發展,升高的血壓經休息不能轉為正常,需要服降壓藥治療。通常高血壓病患者多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定時、定量服藥,千萬不能自己認為血壓正常了就貿然停藥,以免發生危險。
月經是機體由於受垂體前葉及卵巢內分泌激素的調節而呈現的有規律的周期性子宮內膜脫落。月經不調的周期性子宮內膜脫落。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色、經量、經質的改變,如垂體前葉或卵巢功能異常,就會發生月經不調。
中醫學認為,本病與腎、肝、脾三臟有密切聯繫,多由腎虛而致衝、任兩脈功能失調,或肝熱不能藏血,脾虛不能生血所致。
閉經是指婦女應有月經,而超過一定時限仍未來潮者。正常女子一般14歲左右月經來潮,凡超過18歲尚未來潮,為原發性閉經。月經週期建立後,雙停經3個月以上,為繼發性閉經。閉經又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閉經見於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絕經後期。病理性閉經又可分為真性閉經和假性閉經。多為內分秘系統的月經調節功能失常、子宮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所致。閉經是生殖系統及有關內分秘系統功能失調的表現,也可以自體其他臟器疾病的前驅症狀或結果。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情志抑鬱,或行經愛寒,以致接氣機不暢,經血凝滯,胞脈閉阻;或因身體虧虛,久病體弱,多產等,使肝、脾,腎三經虧損,陰血耗甚,無血可行而成。
從十幾歲開始一直到50歲左右,月經幾乎伴隨女人大半輩子。有些女性稱月經為"好朋友",可是這個好朋友卻常常給女性帶來困擾。痛經就是很多女性都有過的經歷,痛經的程度則因人而異,輕微者僅覺得下腹墜脹,嚴重者則會感到劇痛難忍,甚至暈厥。痛經的發生相當普遍,只是程度各異而已,很多人都習以為常,有的人痛經要吃止痛藥,有的人則強忍著。當然這都是不可取的,痛是提醒身體出了問題,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之一,中醫對此病很早就有關注,在《黃帝內經》就有關於女性痛經的記載。中醫認為,痛經的主要病機是"不通"和"不榮", "不通則痛"是因為邪氣內伏,經血虧虛,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而生疼痛;"不榮則痛"是由於肝腎不足,身體過於虛弱,氣血空虛而導致痛經。中醫將痛經分為氣滯血瘀、陽虛內寒、寒濕凝滯、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虧虛等病因,根據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雖然痛經的發病原因很複雜,但通過簡單的穴位按摩就完全可以不必那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