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理論、推拿、按摩、刮痧、經絡、穴道、溫灸 (12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湧泉穴:是人體少陰腎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並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撅、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萎、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 分佈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腑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 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給人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揚,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湧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託來回搓摩湧 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滿面搓,以感覺發燙髮熱為度,搓畢,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湧泉49下,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互換。末了,再用手指點按"肩井"穴左右 各49次即可。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

   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湧泉。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佈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一條直線,二穴是 “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俯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給人體形成一個強大的氣揚,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湧 泉穴具體介紹如下:

  類屬:足少陰腎經第一穴,腎經之井穴。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點壓、拿捏、彈撥、指揉、側攘等手法,是頸椎病常用的按摩手法,具有疏筋活血、和絡止痛之效。手法治療每次約20分鐘,每次按摩應以患者有舒適感為宜。手法要揉和穩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適的感覺。

  按摩手法對頸型頸椎病的療效最為快速,手法結束,症狀即可顯著減輕。對於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也有——定療效。但脊髓型見效較慢,有時效果不顯著,若手法不當,甚至還會加重。

   按摩點壓常用穴位:頸型可取風池、天枝、肺俞、曲垣、肩貞等;神經根型可取肩骸、肩髓、曲池、手二里、合谷、少海、神門等;椎動脈型可取百會、太陽、大 椎、風府、合谷等;脊髓型可取足三里、委中、委陽、合谷等。此外,壓痛明顯之處及條索狀硬結部位即阿是穴,可重點施用手法。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經不調是婦女月經病的俗稱,指月經的周期、經色、經量、經質的改變。包括月經提前、錯後或不定期,月經量過多、過少或閉經等。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勞累過度、生活規律改變、飲食改變、環境改變、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中醫認為,本病與腎、肝、脾三臟有密切關係,多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調,衝任不固有關。

  1.預備式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搓臉摩耳簡便易行,特別適合教師保健之用,若長期堅持,不僅能保持耳聰目明,而且可強身祛病,益壽延年。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今年43歲。剛參加工作那幾年,由於體質較弱,三天兩頭常患感冒,常出現耳鳴;看書時間長一點,眼睛就感到很疲勞。從1992年起,我採用搓臉和按摩雙耳的健身方法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十幾年來,我不僅與感冒無緣,而且皮膚也變得紅潤、光滑,顯得年輕。

   搓臉的方法是:先將兩手搓熱(兩手互相搓),然後用兩手掌在面部上上下下揉搓,由輕到重,直到臉上發熱為止。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搓臉時手 掌和臉部要互相磨擦,使血管遇熱擴張變粗,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由於搓臉時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抵抗力增強,因而能有效地預防感冒。另外,搓臉能使 臉部皮膚變得紅潤、光滑、細膩、豐滿,皺紋減少,還能預防痤瘡、癤子和癢子的發生。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勞宮穴、魚際穴、少府穴、合谷穴、神門穴等。廣西中醫學院骨傷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韋貴康教授告訴記者,不同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不同器官,經常按摩手指、手掌、手背等,可以調節臟腑功能,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韋教授說,勞宮穴在掌心橫紋中,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瘡的作用。魚際穴位於手掌面第一掌骨中點,拇指下隆起處,有瀉熱宣肺、散淤潤膚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時,尾指指尖所點處,有清心瀉火、活血潤膚的作用。

  神門穴位於手腕和手掌關節處小指那一側的腕橫紋中,合谷穴位於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按摩它們,能夠促進面部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腦。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才能趕走失眠睡個好覺呢?我們認為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如能配合自我按摩,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預備式仰臥於床上,雙目微閉,全身放鬆,呼吸調勻,排除雜念。將右手手心與左手手背重疊,並輕輕地將手放在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相當於本人4橫指),靜臥3-5分鐘。

  揉按三陰交坐於床上,將左下肢放在右大腿上,左手拇指指腹放在左下肢的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直上3寸處),由輕到重,由重漸輕地揉按0.5 -1分鐘,雙下肢交替進行。有交通心腎、寧心安神的作用。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腰按摩手法速成

  按摩腹部不僅能消除脂肪,還可以強身健體,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的多種疾病都有輔助治療的效果,所以自然有一套比較獨特的手法。在按摩的同時加入“按摩霜”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手法1:拇指疊按法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

  1.擦迎香: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用雙手大魚際(拇指掌側肌肉豐厚處)在鼻翼兩旁的迎香穴處反复擦動200次。

  2.浴面:取坐位或仰臥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動100次。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煩惱?臉上的骨胳架構我們無法改變,但臉頰內的皮下脂肪卻可以根據穴道的按摩,以搓揉方式消除。現在先教你一招胖臉緊縮按摩法,讓你的胖臉不留遺憾!而且還能預防皺紋呢!

  做法:最簡單的方法是使表情豐富來運動肌肉。例如:張開大口、緊閉雙唇等反覆動作。25歲以後,皮質便無法負擔下贅的肌肉,所以必須以輔助手法防止下贅的肌肉。同時這還可以預防皺紋呢。

  1.抓出臉頰的贅肉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所周知,女人比男性愛面子。而有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容易便秘。當女人遇上便秘就會不好意思跟身邊的人說了。所以女性們,偷偷學會運用中醫按摩療法吧!正確促進腸道蠕動,注意摩揉方向,就會短期內減輕便秘;但是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會適得其反哦。

  自我按摩的9種方法

  1.抹任脈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 腹:把小兒平躺在床上,可以隔著一層棉質薄衣服或直接接觸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逆時針滿腹緩摩,手法要均勻柔和、平穩​​著實,根據小兒病程長 短,摩5-10分鐘不等。此方法可以達到健脾和胃、理氣消食、止瀉的功能。如果小兒伴有腹脹、嘔吐,則需要先順時針摩腹3-5分鐘,然後再逆時針緩摩。

  揉臍:用中指指腹或掌根輕揉臍部100-300次,或摩臍5分鐘。揉臍時,力度要適中,手法要輕快柔和,以防小兒感覺疼痛哭鬧影響治療。此方法可以達到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導化滯的作用。

  揉龜尾:龜尾位於尾椎底端,做此步驟時,用中指或拇指指腹在龜尾處按揉約100-300次,力度要適中。此方法具有調理腸腑、止瀉的作用。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是脾胃功能失調或外感時邪所致,臨床可分為傷食瀉、驚嚇瀉、風寒瀉、濕熱瀉和脾虛瀉,小兒秋季腹瀉以脾虛瀉最為多見。小兒腹瀉除有大便不正常外,還可出現許多兼加證:如發熱、嘔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厭食、面黃、疲乏無力等。

   對於小兒腹瀉,中醫常採用中藥內服、膏藥貼臍、飲食療法及推拿捏積等方法治療。吃中藥需要請大夫根據症狀體徵、舌苔脈象進行辨證施治。貼臍的膏藥,目前 市面上有一些品種,可酌情選用。腹瀉小兒的飲食療法,可選用山藥、生薏米、蓮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爛,其米湯也可給小兒頻頻飲之。

  採用推拿捏積療法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時,可酌情選用補脾土、揉板門、揉外勞、運內八卦、揉臍、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積療法中運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與穴位,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較好的療效。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吐乳症是指新生兒在哺乳或哺乳後所發生的吐乳現象,患兒嘔吐頻繁,1日數次,量多自口鼻噴射而出,卻無器質性及感染性病變,嘔吐後神情舒暢,仍可再次哺餵,嘔吐次數雖多,患兒卻無病態,屬嬰兒功能性嘔吐。

  小兒嘔吐以嬰兒為多。現代中醫專家遵循古訓,結合臨床,認為嘔吐病因雖有外感、傷乳、寒熱、虛實之別,但病機總屬胃氣上逆,受納失司,故均責之於胃。

  上海老中醫董廷瑤認為嬰兒吐乳症,湯藥飲下也吐,故療效不佳,此為“火丁”致吐,是受濁邪火熱熏蒸突起如丁,亦有因穢濁之氣循經而上,故嘔吐頻作。採用手法按壓能使脾胃氣機通暢而呈平逆降濁之功,使頻吐得以根治。現代醫學認為指壓舌根部可以探吐,即引起嘔吐反射。然據針灸理論,內臟功能失調而致經絡系統所產生的反應點亦即是見有良效的治療點,經外奇穴“聚泉”穴位於舌面正中,針刺能降逆止惡。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前保健八法是一種無副作用的良性保健方法,如長期堅持,可促進周身代謝,對防病益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甲端摩手:即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彎曲成45度,用指甲端以每秒鐘八次的速度往返按摩頭皮1-2分鐘,可加強供血,增強血液循環,加速入睡。

  2.雙掌搓耳:即兩掌拇指側緊貼前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後,用力搓摩雙耳1-2分鐘。可疏通經脈、清熱安神,防止聽力退化。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具體方法有:

  直推乳房:先用右手掌面在左側乳房上部,即鎖骨下方著力,均勻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線推回,做20-50次後,同法換左手按摩右乳房。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揉腹按摩養生之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既適宜於兒童被動治療,又適合於中老年人自我保健。揉腹按摩可選擇在晚上入睡前及早上起床前各進行一次,如有午睡習慣的也可在午睡起床前再進行一次。揉腹的方法簡便易行:兩手指合併自胸肋下上下來回按摩20次,然後交替用左右兩手掌交合,即左手掌疊於右手掌上和右手掌疊於左手掌上,分別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繞臍周揉腹按摩各50次,按摩時輕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適即可。

  如是臨睡上床前和起床後,還可先壓腿,內外旋以活動踝、髖關節,再用兩手半握拳,用兩虎口分別以順、逆時針揉、按摩兩腎腧穴,再活動腰部。然後再行腹部按、揉、摩。

  中醫認為,腹為五臟六腑之宮城,腹為陰,背為陽。胃居上為陰中之陽,脾居下為陽中之陰,肝氣升,肺氣降,腸為腹中之空腔,為輔助吸收和排泄之功用。揉腹按摩,可通和上下、協理陰陽之氣機,又能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諸積。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log.xuite.net/kk668867kk668867/twblog1/121796465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 家指出,嬰幼兒容易感冒或發生鼻炎的原因,和他們的生理解剖特點有很大關係。他們的鼻腔較成人短,鼻毛尚未長出,並且後鼻道狹窄,黏膜柔嫩,細菌病毒很容 易進入呼吸道發生感染。每次感染時,由於鼻黏膜下血管豐富,分泌物多,後鼻腔容易堵塞而致呼吸與吸吮困難。而且,鼻黏膜與鼻竇黏膜相連,並且鼻竇口相對較 大,所以寶寶患急性鼻炎時還容易導致鼻竇炎。

  嬰幼兒4種常見鼻炎

   1.新生兒持久性鼻炎。大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依靠鼻呼吸,但是一旦鼻子充血,鼻腔就會變得更為狹窄,造成氣體交換困難。寶寶可能變得煩躁和呼吸困難,這​ ​種情況在吃奶時更為加重,因為吃奶完全堵住了寶寶的呼吸道。不過,寶寶到了5~6個月後,逐漸學會經口呼吸,這種情況就會緩解。

文章標籤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