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佔80%。年齡較輕者相對少見。但現在頸椎病似有年輕化的趨勢,在門診遇到過症狀較重的病人最年輕的還不足30歲。
頸椎病起病緩慢,表現多樣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佔80%。年齡較輕者相對少見。但現在頸椎病似有年輕化的趨勢,在門診遇到過症狀較重的病人最年輕的還不足30歲。
頸椎病起病緩慢,表現多樣
●側臥轉體:取側臥位,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上方手叉腰。上身做前後轉體活動,幅度大些為好,使腰部充分旋轉,左右各3~6下。
●仰臥推肩:取仰臥位,雙臂平放床上,屈肘,雙手放於胸前。頭轉右時,右肩用力向前推動(右肘不離床)。頭轉左側,如法推動左肩,左右各3~6下(雙手有晨僵或手有麻木感者可多做)。有肩周炎者加聳肩、搖肩動作,並在鎖骨上窩做痛點按壓。
北京新近一次“倒春寒”結束之後,記者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了解到,從春節期間到目前為止,脊椎病患者的就診數量在迅速增多。因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按摩科3個治療室,僅上午就診的脊椎病患者數量就超過了百人,比以往的正常情況增加了兩成。而在就診的患者當中,初次就診的患者佔了相當的數量。記者還了解到,從目前就診人群上看,40歲以上的患者數量不低於60%。與以往情況有所不同的是,今年,30歲左右年齡段的脊椎病患者比例迅速增加。事實上,脊椎病應屬於中老年性疾病。
天氣變化最易引發脊椎病
又是草長鶯飛的季節,禁錮了一個冬天的身體恨不得立刻就投入到戶外去舒展,在那些露天的運動場上,已經多了許多鍛煉的身影。八一田徑隊兼國家田徑隊隊醫蘇瑞芬提醒大家,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並且要注意糾正錯誤的姿勢,否則很容易讓身體受傷,不僅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反而還會引發其他疾病。蘇醫生列舉了幾項頗受大家歡迎的運動,但容易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骨骼或肌肉受傷。
■羽毛球、網球―――網球肘
經常伏案工作、缺乏運動,極易導致頸肌慢性勞損。如果你經常感到頭暈、上肢麻酸、耳鳴、聽力下降、視物不清或噁心、嘔吐等,就要想到是否患了頸椎病。
肩部的疼痛大部分來自於頸部,因為肩部的神經是從頸椎發出來的,這類疼痛稱為頸源性的肩背痛,有時候還會有上背部、上肢、肘腕疼痛。想弄清自己是否患了頸椎病,應該去醫院先做一個頸椎的核磁共振檢查,然後到疼痛門診請專科大夫進行診療,大夫通過頸椎核磁檢查通常都能診斷出來病因和病源。
請跟著我們做一個試驗:將你的頭輕輕後仰,然後儘力向左轉,再向右轉,你一定會找到酸疼、僵硬的感覺。
最新調查顯示:由於長期慢性勞損,頸椎病的發病年齡已經從40歲提前到30歲,並成為名副其實的白領職業病。
平日頸部也需要塗上潤膚霜及防曬品。冬天穿高領毛衣時,在內可穿一件棉質高領上衣,避免頸部與毛衣領摩擦。晚上為頸部按摩時,可選擇有美白功效的按摩膏,使頸紋的色素減少。
最好選擇海洋精華成分或中草藥成分的天然型頸膜,不僅可滋潤頸部肌膚,還能減少皺紋形成,延緩頸部衰老,恢復頸部肌膚彈性。最好再加上一層牛奶,這樣可以達到保濕膜的效果。
中醫養生家指出:背、脊、腋、腹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特區。加強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促進血脈流暢,調節氣息,滋養全身器官,是強健體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別是夫妻間睡前保健,操作更簡單,效果明顯,輕輕鬆鬆達到健身的目的。
推背:一方俯臥於床上,不枕枕頭,頭側向一方,上肢放鬆。另一方立於床邊,面向俯者頭部,雙腿拉開小弓字步,雙手五指展伸,並列平放於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與背部貼緊),然後將腰腿部的力量作用於前臂和掌上,力量適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膚肌肉在瞬間隨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將頭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後,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搥背,力量適中,自上而下捶打數遍,即可停止。現代醫學證實,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戰鬥力很強”的免疫細胞,通過推背,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大部分的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頸椎隱患,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下,這些隱患就會徹底顯現出來。而就是這些觸發因素的不同,使得頸椎病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人群特徵。中老年人生活有規律,觸發因素主要為氣候、濕度等大環境;年輕人、都市白領一般頸椎的退行性形變還不嚴重,氣溫、濕度等大環境的變化,對其頸椎影響小,而主要的觸發因素來自於季節對其生活習慣的影響。
那麼,夏季那些生活習慣成為了上班族白領頸椎病發作的主要誘因呢?專家講解了夏天對都市白領頸椎病的七宗罪:
許多人都曾有過骨頭關節響的體會,有人握拳時指關節會發出“叭”的聲音,也有人只要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有節奏地“嘎、嘎”響,還有人甚至連伸個懶腰、打個哈欠,頸背或顳頷關節都會發出聲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長個、扭傷,還是預示著關節出了什麼問題?
通常,關節彈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大多數關節彈響屬於生理性,發出響聲的同時不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對身體危害不大,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惴惴不安。但有一部分人在關節彈響的時候,還會伴有酸疼、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可能就預示著關節出現問題了。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有半月板損傷、髕股關節骨關節病等,這種病理性彈響在膝、踝、髖、肩關節中都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