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類身上最迷人、最美麗的器官,下面,從中醫角度,介紹幾種方法,讓你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目前分類:中醫養生 (697)
- Jan 21 Mon 2013 21:38
中醫護眼明亮每一天
- Jan 21 Mon 2013 21:33
中醫護眼明亮每一天
眼睛,是人類身上最迷人、最美麗的器官,下面,從中醫角度,介紹幾種方法,讓你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中醫認為,眼與全身臟腑和經絡的聯繫密切,古代醫學家根據臨床實踐,總結了許多簡便而有效的養睛明目的方法,現介紹幾種眼保健法如下:
- Jan 21 Mon 2013 21:29
秋冬乾燥看中醫如何“滅火”
秋冬風乾物燥,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頻繁出現,中醫“滅火”,自有一套!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菸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而中醫認為,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便會引起“上火”症狀。
- Jan 21 Mon 2013 21:27
秋冬乾燥看中醫如何“滅火”
秋冬風乾物燥,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頻繁出現,中醫“滅火”,自有一套!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菸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而中醫認為,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便會引起“上火”症狀。
身體感到不舒服時,有些人經常會用“上火”這詞來形容: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尿黃、牙齒痛,也說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Jan 21 Mon 2013 21:22
過敏症型要分肺脾腎
生活中,身體出現過敏症狀的人越來越多。西醫認為,人體的過敏症狀是由免疫系統防禦過當而引起的;而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是由於人體的肺、脾、腎三臟功能虛弱、失調造成的。所以,中醫將人體過敏分為三種類型,通過辨明根源、調和平衡的方式化解過敏。
- Jan 21 Mon 2013 21:18
過敏症型要分肺脾腎
生活中,身體出現過敏症狀的人越來越多。西醫認為,人體的過敏症狀是由免疫系統防禦過當而引起的;而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是由於人體的肺、脾、腎三臟功能虛弱、失調造成的。所以,中醫將人體過敏分為三種類型,通過辨明根源、調和平衡的方式化解過敏。
肺虛型:鼻子常常不適
主要症狀:患者通常會出現鼻子發癢、不通氣、流清涕、嗅覺減退、噴嚏連連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引發鼻竇炎和過敏性結膜炎。
- Jan 21 Mon 2013 21:05
中醫辨治慢性口腔潰瘍
慢性複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病程長,反復發作,對患者身心危害較大。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反復出現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淺表性潰瘍,局部灼熱疼痛。
- Jan 21 Mon 2013 21:01
中醫辨治慢性口腔潰瘍
慢性複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病程長,反復發作,對患者身心危害較大。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反復出現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淺表性潰瘍,局部灼熱疼痛。
口腔潰瘍屬於中醫“口瘡”、“口糜”範疇。口瘡雖生於口,但與內臟有密切關係。中醫學認為,脾開竅於口,心開竅於舌,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與齒齦屬胃與大腸,任脈、督脈均上絡口腔唇舌,表明口瘡的發生與五臟關係密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口瘡之火,不獨責之於心。平時憂思惱怒,嗜好菸酒咖啡,過食肥甘厚膩,均可致心脾積熱、肺胃鬱熱、肝膽蘊熱,發為口瘡多為實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發為口瘡多為虛證;年老體弱,勞倦內傷,損傷脾胃,可致中焦樞紐失司,上下氣機不通,上焦之陽不能下降,下焦之陰不能上行,心火獨盛,循經上炎,也可發為口瘡,此多為虛證。正如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所說:“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係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胃火上行獨燎其面”。
治療口瘡要分虛實,辨臟腑,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療效。口瘡臨床見證頗多,其中以心脾蘊熱和虛火上炎最為多見。臨床辨治體會如下:
- Jan 04 Fri 2013 22:34
鼻出血的中醫防治
鼻衄即鼻出血,由於春天陽氣上升,發病率較高。《內經》指出:“春善病鼽衄。”導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變引起者佔多數,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見。
- Jan 04 Fri 2013 22:29
鼻出血的中醫防治
鼻衄即鼻出血,由於春天陽氣上升,發病率較高。《內經》指出:“春善病鼽衄。”導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變引起者佔多數,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見。
鼻腔出血常為一側。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常呈現小血管擴張,表皮脫落,是鼻中隔易出血區,差不多有半數鼻出血皆源於此,特別是春秋氣候乾燥及炎夏高溫季節,鼻黏膜乾燥,血管破裂最為常見。另一個出血原因是外傷。此外,鼻咽部炎症、腫瘤亦是鼻出血的常見原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衄,多由於感染髮熱性疾病引起血管中毒性損害,鼻黏膜充血、腫脹致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壓導緻小血管動脈壓升高,心髒病、支氣管炎導致靜脈壓增高亦常引發鼻出血。血液性疾病(血小板減少、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動脈硬化、風濕熱以及維生素缺乏症(C、K)、化學藥品與化學中毒等,均可引起鼻出血。此外,鼻出血與月經週期有密切關係,在經前期出現稱為倒經。
發生鼻出血,患者一定要保持鎮靜。因半數以上患者係鼻中隔前下部出血,病人可用手指將出血側鼻翼向內壓迫於鼻中隔前段,或用收縮血管的藥物如麻黃素液或腎上腺素浸濕棉球,或用濕棉球蘸雲南白藥塞於出血鼻腔,並用手指壓迫鼻翼部,出血多可製止。冷敷頸部、頭額部也有一定作用。若鼻腔反復多次出血,特別是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區的出血,以及毛細血管瘤破裂出血,目前既簡單又可靠的方法是用激光治療。若是鼻腔乾燥或萎縮性鼻炎所致出血者,可用一些油劑藥物治療。對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除重視原發疾病治療外,採用中藥治療最好。
- Jan 04 Fri 2013 22:21
應對鼻鼽的中醫好辦法
季節交替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時期。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不能根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脫敏療法,該療法的治療需持續數年之久,大部分患者因缺乏恆心而中斷治療。
- Jan 04 Fri 2013 22:17
應對鼻鼽的中醫好辦法
季節交替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時期。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不能根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脫敏療法,該療法的治療需持續數年之久,大部分患者因缺乏恆心而中斷治療。
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陳海明介紹,過敏性鼻炎中醫稱為鼻鼽或鼽嚏。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內經》曰:“肺開竅於鼻”。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多因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外感風寒、異氣之邪侵襲鼻竅而致。而臟腑功能失調又以肺、脾、腎之虛損為主。只要通過溫補肺臟,健脾益氣,溫補腎陽或滋養腎陰等方法進行調理,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就可以改善病情。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開展的針灸治療、穴位壓丸療法、貼敷療法、偏振光及紅外光療法對治療過敏性鼻炎效果都不錯,但需患者堅持治療幾個療程方可治愈。
過敏性鼻炎可分為季節性和長年性兩種。季節性過敏性鼻炎與花粉有關,每年到了一些花草樹木開花時,會引起鼻子過敏。有資料顯示,過敏性鼻炎人群患病率為10%-40%。長年性過敏性鼻炎是由於家居環境中的塵蟎、動物皮屑、羽毛、臟空氣、油漆味等引起過敏,少部分人對蛋、牛奶等食物亦會過敏。值得注意的是,常有些人認為自己感冒終年不斷,其實很可能是罹患了過敏性鼻炎,而並非感冒。
- Jan 04 Fri 2013 22:14
口腔潰瘍中醫怎麼治?
網友wuzhaoqicool:我是一名學生,消化系統功能一直不太好。現在我幾乎不能吃一點上火的食物,否則嘴裡會出現潰瘍,至少一個星期才能好。平時我口中還有“口氣”,特別是吃了上火的食物後,嘴裡就特別乾,口氣就更加重了。另外,我的新陳代謝和排泄能力也很差,脂溢性皮炎已連續3年發作了,看過很多醫生。有的醫生說是消化道有問題,但服用了很多藥物還是不見效。我想問,像我這種症狀,中醫在治療上有沒有好的方法?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 Jan 04 Fri 2013 22:09
口腔潰瘍中醫怎麼治?
網友wuzhaoqicool:我是一名學生,消化系統功能一直不太好。現在我幾乎不能吃一點上火的食物,否則嘴裡會出現潰瘍,至少一個星期才能好。平時我口中還有“口氣”,特別是吃了上火的食物後,嘴裡就特別乾,口氣就更加重了。另外,我的新陳代謝和排泄能力也很差,脂溢性皮炎已連續3年發作了,看過很多醫生。有的醫生說是消化道有問題,但服用了很多藥物還是不見效。我想問,像我這種症狀,中醫在治療上有沒有好的方法?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照蘭認為,根據你目前的症狀,口乾口臭、口腔潰瘍,應當是脾胃濕熱、胃火上炎的表現。學習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吃蔬菜水果少,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用藥方面建議你試著服用牛黃清胃丸,如果效果不好,可用湯藥“清胃散”加減:當歸12克,黃連10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枳實10克,厚朴12克,大黃10克(另包後下),生石膏20克。本方適合胃有積熱,火氣上攻所致口臭、口腔潰瘍伴大便秘結。你的脂溢性皮炎應當與排泄能力有關。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大便秘結,日久就會生肺熱,表現為皮膚油膩或臉上長痤瘡。而“肺開竅於皮毛”,用大黃、生石膏等清泄胃熱、通腑導便,在解決你的口乾口臭的同時,對脂溢性皮炎應當有一定效果。這些藥你可以服半個月到一個月,服藥的同時和症狀消失後,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每天要吃充足的蔬菜水果,保證每天大便1-2次。
- Jan 01 Tue 2013 22:18
治口腔潰瘍要解除便秘
“口腔潰瘍都好久了,吃維生素片也不管用。”、“我老是長口腔潰瘍,用潰瘍貼劑也還是會復發,怎麼辦?”、“口腔潰瘍害得我吃飯也吃不香! ”在生活中,不少人為口腔潰瘍而惱火,他們最大的疑問是: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治好口腔潰瘍?
中醫認為,口腔潰瘍是一個典型的“形之於外,而發之於內”的病變,意思就是說,口腔潰瘍的病變雖然在局部,但其形成的原因並不是口腔或者舌頭的疾病所致,而通常是機體上火的一個外在表現。
- Jan 01 Tue 2013 22:16
治口腔潰瘍要解除便秘
“口腔潰瘍都好久了,吃維生素片也不管用。”、“我老是長口腔潰瘍,用潰瘍貼劑也還是會復發,怎麼辦?”、“口腔潰瘍害得我吃飯也吃不香! ”在生活中,不少人為口腔潰瘍而惱火,他們最大的疑問是: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治好口腔潰瘍?
中醫認為,口腔潰瘍是一個典型的“形之於外,而發之於內”的病變,意思就是說,口腔潰瘍的病變雖然在局部,但其形成的原因並不是口腔或者舌頭的疾病所致,而通常是機體上火的一個外在表現。
而火又有虛實的不同,往往初起為實證,反復發作則由實轉虛。實火表現為潰瘍數目多,潰面鮮紅,範圍較大,形狀不規則,潰面多被黃色滲出物遮蓋,周圍粘膜充血明顯,多發於青少年,常伴口內灼痛,咽乾口渴,尿赤便乾。其病機為胃火盛,胃火上竄則生口腔潰瘍,伴有口臭;胃火下迫則腑氣不通,引起便秘。
- Jan 01 Tue 2013 22:10
別給眼睛亂“補水”
據報導,在電腦屏幕前長時間工作的人,有60%以上感覺眼睛疲勞,期間,由於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數大大降低,眼淚分泌也隨之大幅度下降,加上熒屏光線的輻射,眼睛因此變得乾燥,並有燒灼感、乾澀、紅腫、流淚、感覺眼內有異物感、眼睛疼痛、充血等症狀,但做眼部檢查時卻沒有明顯的病變,醫學上稱之為乾眼症。眾所周知,當皮膚乾燥時,我們都知道搽些潤膚露,可是,當眼睛乾燥時,您知道該怎麼辦嗎?
眼睛睜得大眨眼次數少誰讓你沒有了“眼淚”?
- Jan 01 Tue 2013 22:05
別給眼睛亂“補水”
據報導,在電腦屏幕前長時間工作的人,有60%以上感覺眼睛疲勞,期間,由於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數大大降低,眼淚分泌也隨之大幅度下降,加上熒屏光線的輻射,眼睛因此變得乾燥,並有燒灼感、乾澀、紅腫、流淚、感覺眼內有異物感、眼睛疼痛、充血等症狀,但做眼部檢查時卻沒有明顯的病變,醫學上稱之為乾眼症。眾所周知,當皮膚乾燥時,我們都知道搽些潤膚露,可是,當眼睛乾燥時,您知道該怎麼辦嗎?
眼睛睜得大眨眼次數少誰讓你沒有了“眼淚”?
中國中醫研究院眼科醫院博士生導師高健生教授告訴記者,乾眼症是由於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淚膜功能障礙而導致的以角結膜乾燥為主的一種症狀,如眼睛乾澀、沙澀、灼熱、疼痛、目赤、畏光、視疲勞等,中醫稱為“白澀症”或“乾澀昏花症”。主要是因為淚液不能正常潤澤、營養眼球所致。以往乾眼症主要是老年人的常見眼病,但現在發現經常接觸電腦、電視、遊戲機的青年人和白領階層患乾眼症的人越來越多。雖然患有乾眼症的人症狀大同小異,但是老年人所患有的干眼症類型與年輕人是不一樣的。據高教授介紹,臨床常見的干眼症主要分為淚液蒸發過度型和淚液分泌不足型兩種。淚液蒸發過度型多見於長期在空調環境內工作的白領階層,或使用電腦或夜間駕車較多的人群,由於工作高度集中,眼瞼睜開的較大,眼球暴露面積大,淚液蒸發比平時增加,同時眨眼次數減少,不能及時得到眨眼時淚液的潤澤、營養,因此會出現乾眼症狀。另外,濫用眼藥水可以導致淚液蒸發過度型乾眼症,因為次數過頻、用量過大、種類繁多地使用眼藥水時間太長,其結果會使眼藥水稀釋和沖走淚液,破壞淚液保護眼球的生理功能,就會人為造成或加重干眼症狀。而淚液分泌不足型多見於中老年人群,尤多見於絕經後的婦女。另外,眼睛表面局部的一些疾病如沙眼、慢性結膜炎,長期不逾、反復發作或手術後,使分泌淚液或粘液的組織功能減弱或受到破壞引起的干眼症也屬於淚液分泌不足型。
- Jan 01 Tue 2013 22:00
風濕性疾病的“金”典之方
為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們在臨床治療中對此藥的組方和治療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得知該藥物由兩面針、七葉蓮、寬筋藤、過崗龍、威靈仙、雞骨香6味藥材配伍而成。此方中的任何一味藥都是民間用於治療風濕的“經典”藥,而6味藥科學配伍合用,實為“經典”之中的“上上之方”。該藥物中作用尤為突出的是作為君藥的兩面針、七葉蓮。芸香科植物兩面針具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及祛風除濕之功,民間多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燙傷。
兩面針配以寬筋藤,有祛風養血、止痛之功。主風濕行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急性期紅腫、觸之熱感等。七葉蓮配以威靈仙,有散寒、止痛之功,主風濕之痛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冷痛不移、局限一處得寒則甚遇熱則緩。過崗龍配以寬筋藤,有滲濕化濁、益氣消腫、止痛之功,主風濕著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沉重酸脹,甚則腫脹,但不移、不紅。威靈仙配以雞骨香,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功,主風濕熱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疼痛,痛處紅腫、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稍舒等。上述6味藥配伍合用,療效甚佳。
- Jan 01 Tue 2013 21:56
風濕性疾病的“金”典之方
為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們在臨床治療中對此藥的組方和治療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得知該藥物由兩面針、七葉蓮、寬筋藤、過崗龍、威靈仙、雞骨香6味藥材配伍而成。此方中的任何一味藥都是民間用於治療風濕的“經典”藥,而6味藥科學配伍合用,實為“經典”之中的“上上之方”。該藥物中作用尤為突出的是作為君藥的兩面針、七葉蓮。芸香科植物兩面針具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及祛風除濕之功,民間多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燙傷。
兩面針配以寬筋藤,有祛風養血、止痛之功。主風濕行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急性期紅腫、觸之熱感等。七葉蓮配以威靈仙,有散寒、止痛之功,主風濕之痛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冷痛不移、局限一處得寒則甚遇熱則緩。過崗龍配以寬筋藤,有滲濕化濁、益氣消腫、止痛之功,主風濕著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沉重酸脹,甚則腫脹,但不移、不紅。威靈仙配以雞骨香,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功,主風濕熱痺,臨床可見肢體關節疼痛,痛處紅腫、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稍舒等。上述6味藥配伍合用,療效甚佳。
我們選取本院門診的100名風濕病患者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療效觀察。他們患病都在5年以上,最長16年,年齡為42歲-63歲,男性32名、女性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