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造成嚴重影響。雖然化療是治療大腸癌的主要手段,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和臟腑功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近年來,針灸與化療聯合治療大腸癌的臨床效果和機制受到了廣泛關注。本文根據文獻資料,介紹了幾個常用的保養穴位,以及它們對大腸癌患者的益處。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膝眼下四指寬處。足三里具有健胃、補氣、強身、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等功效。針刺或電刺激足三里可以減輕化療引起的消化道不適、神經性疼痛、血液系統抑制等副作用,並且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
太衝穴:太衝具有舒肝理氣、清火明目、平肝息風等功效。針刺或電刺激太衝可以改善化療引起的肝功能異常、情緒低落、失眠多夢等副作用,並且可以調節腫瘤微環境和血管生成 。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當胸骨下端與臍之間的中點。中脘具有健胃和中、調理氣機、補益元氣等功效。針刺或電刺激中脘可以減少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倦怠無力等副作用,並且可以增強化療藥物在腫瘤組織中的滲透 。
大橫穴:當臍旁兩指寬處。大橫具有調理脾胃、利水通便、消除積滯等功效。針刺或電刺激大橫可以改善化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等副作用,並且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和黏膜屏障 。
以上四個穴位是大腸癌患者保養的常用穴位,可以根據個體情況和醫生指導,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時間進行刺激。針灸保養不僅可以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增強抗癌效果,延長生存期。針灸保養是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輔助治療方法,值得大腸癌患者嘗試和堅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老師(修理人) 的頭像
    鄭老師(修理人)

    全方位按摩刮痧滑罐、腰腹部骨盆雕塑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