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體質與以前大不相同,沒幾個虛的,所以在秋冬進補和預防疾病時,要考慮這種體質變化。”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現代人體質多鬱熱


  人的體質與後天多種因素密切相關。齊教授說,以前生活條件差,粗衣鄙食,飢寒交迫,人們營養不良,體質虛弱,表現為脾虛、怕冷、面黃肌瘦等。但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吃得好,穿得暖,住著空調屋,生活壓力大,夜生活多,再加上自然氣候變暖等因素,造成人體內環境有了很大變化,陽有餘而陰不足,陰陽失去平衡。齊教授說,“我通過接診病人發現,現代人體質虛的少,鬱熱的比較多。”


  鬱熱有什麼樣的表現呢?齊教授解釋,脾氣大、愛上火、失眠、心煩、大便乾燥、嗓子乾,眼睛紅、痤瘡等都是有鬱熱的表現。


  秋冬進補不宜用老方法


  “由於現代人有瞭如上體質變化,在秋冬進補時便不能再延用老方。”齊教授說。中醫講究秋冬進補,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說法。冬天講蟄藏,少活動、少出汗、正氣內斂,這樣不容易感染外邪。但現代人穿得太厚,室內外溫差大,體質鬱熱,毛孔開張,所以易感受外邪,如患流感等。


  齊教授說,秋冬季進補要避免辛甘肥厚的食物,麻辣、涮肉、酒等食物會加重鬱熱。


  針對現代人的體質特點,更要講究控制日常飲食來防止人體產生鬱熱。如飲食不要大魚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居室溫度不要太高等。


  提高免疫力不要補而要清熱


  傳統認為,機體抵抗力不強,是因為正氣虛弱所致,要提高機體免疫力就要補,扶助正氣,需要採用健脾、益氣、固胃的方法來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等。但齊教授認為,按現代人的體質,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等更多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調所致,所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不能言必稱補,而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人體臟腑的陰陽平衡才是最正確的。


  齊教授說,去年春季非典時期,大家都喝過防非典的中藥,推薦以玉屏風散為基礎方,補脾、固胃、祛風,但這個方劑肺氣虛弱,即平素就容易出汗、怕冷的,而大部分人並不見得就適合使用上述藥物。城里人體質鬱熱的多,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就要“清鬱熱、宣肺氣”,應該吃些去除內在鬱熱、調理身體陰陽平衡的藥。如“普濟宣肺消毒飲”這樣的方藥更適宜於現代人的體質。


  在防治感冒時也要注意體質變化。齊教授說,以前人一感冒,就畏寒怕冷,現在,尤其是城市人,一感冒就上火,口乾、咳嗽、嗓子痛,鼻子乾燥,多屬於風熱感冒。齊教授提醒說,以前有說法,感冒了就喝薑湯,其實這對火旺的人並不適宜,不妨拿金銀花或麥冬泡水喝,去火更好。http://www.lzyysw.com/zhongyi/detail/306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