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


  落枕熱敷局部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複2~3遍。重複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2)熱敷: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崑崙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鍾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提供按摩治療法:


  落枕相關治療學位


  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且不可用力過猛。


  〖落枕〗


  治落枕按摩法


  本人由於睡姿不好或受冷風吹等,時有落枕發生,頸、肩部劇痛,工作不便,多次去醫院治療,後看按摩書,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並、秉風,或乳突、發後、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防治落枕一法


  我過去常常落枕,要兩三天才好。一老人告我一法,從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後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再轉回到左邊依次做七八次就行了。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堅持活動一次。


  醋敷法治落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後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可治愈。


  牽引療法


  對於落枕後是否用牽引療法,則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可以像頸椎病一樣採用頜枕托牽引,且重量可適當加重,常用重量為4公斤一7公斤,牽引時間為20一30分鐘。但也有人認為,落枕後牽引不僅無效,反而使疼痛加劇。在與頸椎病頸型作鑑別診斷時,若用兩手稍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型頸椎病症狀可消失或緩解,而落枕者則疼痛加劇。一般認為,因為落枕後肌肉處於痙攣狀態。


  落枕健康小貼士


  所以牽引時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講究,過輕往住效果差,過重又易加重損傷。因此,可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當然,是否使用牽引療法,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探討、研究。有些醫院應用牽引療法治療落枕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根據實踐,也可使用牽引療法。


  主要的臨床表現有:早期可有頭頸、用背部疼痛,有的疼痛劇烈不敢觸碰頸肩部,有的則輕微但治療總是無效或反復發作;頭頸部不敢轉動或歪向一側,轉動時往往隨同軀體一起轉動。頸項部肌肉可腫脹或痙攣,有明顯的壓痛。急性期過後常常感到頸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訴頸部易於疲勞,不能持久看書、寫作和看電視等;有的感到頭痛、後枕部疼痛、胸痛及上肢無力;有的病人自訴晨起後“脖子發緊”、“發僵”,活動不靈便或活動時頸部有響聲;少數病人出現反射性的上肢疼痛、服麻不適,但頸部活動時並不加重。


  醫生檢查時可發現頸部偏歪,活動正常或受限,頸部肌肉痙攣有壓痛,往往表現在頸椎棘突的兩側,肩腳上部分頸背部及肩腫骨的內側部;可見棘上韌帶腫脹、壓痛及棘突偏突歪斜,棘突間距增大;醫頭試驗和上臂牽拉試驗陰性,無肌乏力、肌萎縮表現,上下肢肌鍵反射正常,無病理反射;X線片上可見頸椎曲線消失而變直,頸椎反關節呈“雙邊”、“雙突”徵,鉤推關節間隙不對稱等改變,少數病人有骨質增生及項韌帶骨化等表現,但也有病人沒有X線片改變或僅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


  診斷與鑑別診斷


  1.頸部扭傷


  (1)概述:頸部扭傷俗稱落枕系頸部肌肉扭傷所致因其發病與頸型頸椎病相似多於晨起時發病因此兩者易被混淆甚至個別醫師不恰當地將兩者視為同一種疾患頸部扭傷的病因多是由於睡眠時頸部體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傷之故完全不同於因椎間盤退變而引起的頸型頸椎病因此在治療上對頸型頸椎病患者以牽引療法為主而對頸部扭傷患者牽引不僅無效且反而可加重病情為此兩者應加以鑑別。


  (2)鑑別要點:主要依據以下四點:


  壓痛點:頸型頸椎病患者的壓痛點多見於棘突及兩側椎旁處程度多較輕用手壓之患者可忍受且疼痛範圍與受累的神經根分佈區一致而落枕者的壓痛點則見於肌肉損傷局部以兩側肩胛內上方處為多見急性期疼痛劇烈壓之常無法忍受。


  ②肌肉痙攣:頸型頸椎病患者一般不伴有頸部肌肉痙攣而在頸部扭傷者則可觸及伴有明顯壓痛的條索狀肌束。


  對牽引試驗的反應:檢查者用雙手稍許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起時頸型頸椎病患者有症狀消失或緩解感而頸部扭傷者則疼痛加劇。


  對阻滯療法的反應:用1%普魯卡因5ml做痛點阻滯頸型頸椎病患者多無顯效而頸部扭傷者則症狀立即消失或明顯緩解。


  2.肩關節周圍炎


  (1)概述:肩關節周圍炎又名“冰凍肩”因 ​​其多在50歲前後發病故又稱之為“五十肩”其好發年齡與頸椎病相似且多伴有頸部受牽症狀兩者易混淆但因二者的治療方法明顯有別故應加以鑑別。


  (2)與頸型頸椎病的鑑別要點:


  疼痛點:頸型頸椎病所引起的疼痛多以棘突及椎旁處為中心;而肩關節周圍炎患者的疼痛則多局限於肩關節及其周圍處。


  肩關節活動範圍:頸型頸椎病一般不影響肩部活動;而肩關節周圍炎患者的肩關節活動範圍均明顯受限尤以外展時為甚呈“凍結”狀。


  ③對針灸療法的反應:對肩關節周圍炎患者針刺肩三針穴或條口透承山穴多可立即獲得療效(肩部酸痛減輕及活動範圍增加)而對頸型頸椎病患者則針阿。


  影像學檢查:頸型頸椎病患者的X線平片可顯示頸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在動力性側位片上可有梯形變;而肩關節周圍炎患者一般無此現象必要時可參考MRI檢查結果。


  除以上四項鑑別要點外尚可參考對封閉療法及肩部推拿療法的反應等在肩關節周圍炎時此類療法均有顯效此外本病尚應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相鑑別。


  3.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


  (1)概述: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為一種慢性疾患多與風寒潮濕等有關除頸肩部外全身各處均可發生且除頸肩部外腰骶部亦多見位於頸肩部的肌纖維組織炎需與頸型頸椎病鑑別。


  (2)鑑別要點:


  ①全身表現: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患者俱有風濕病的一般特徵如全身關節肌肉酸痛(可有遊走性)咽部紅腫(扁桃體多伴有炎症)紅細胞沉降率增快類風濕因子陽性和抗鏈球菌溶血素O測定多在500U以上。


  局部症狀特點: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患者的局部症狀多以酸痛感為主範圍較廣畏風寒多無固定壓痛叩之有舒適感。


  其他:尚可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誘發因素病史既往對抗風濕藥物治療的反應及X線片所見等加以鑑別。


  4.其他疾患


  凡是可引起頸部疼痛和不適感的疾患均應進行除外診斷尤其是脊柱本身的各種先天性畸形炎症 (以結核為多)等因此對所有主訴頸部症狀者應按常規拍攝正側位X線片首先除外各種可在X線片上顯示的器質性疾患尤其是對擬行手法推拿治療者以防意外之後再酌情決定需否做MRI或CT檢查以求更進一步地了解與掌握病情最後作出診斷。


  如何檢查頸型頸椎病


  頸部自然伸直時,生理曲度減弱或消失,有的人頸部偏歪,活動正常或輕度受限,頸部肌肉痙攣,散在壓痛點。


  頸部觸診檢查患節棘突間及兩例可有壓痛,但多較輕,多無放射痛。另外,壓頭試驗和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陰性,四肢檢查多無異常發現。


  X線檢查除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消失外,正位片可見相鄰鉤椎關節間隙不等寬,兩側應力位片上約有l/3病例椎間隙鬆動。少數病例可看到椎體邊緣增生和項韌帶鈣化等表現,但也有的病人X線片上沒有改變或僅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


  診斷上應注意除外頸部扭傷、肩關節周圍炎、風濕性肌纖維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不是因頸椎間盤退變所致的頸、肩部疼痛。


  [1]治療一、手術


  目前不少學者對頸型頸椎病多傾向於手術治療。但術後症狀不能獲得完全緩解者已屢見不鮮,尤其是病史較長,對脊髓壓迫刺激過久,導致脊髓變性的患者,其手術效果難盡人意。我們認為,對病程較短,症狀較輕,或病情雖重,但椎管前後徑在11毫米以上者,或病程長,病情重,年齡較大,身體條件差無 ​​法耐受手術者,可在嚴密觀察下行非手術治療。由於頸前區結構複雜,有許多重要的組織,如頸總動脈、頸靜脈、甲狀腺、氣管、喉返神經、食管等,穿刺過程中有可能損傷這些組織結構,出現嚴重的並發症。若穿刺過度則會造成脊髓損傷,因此由於其特殊的部位而成為治療的高風險區, ​​外科手術中時有發生高位截癱的病例。對於頸椎病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穿刺的準確性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


  切吸、椎間盤鏡等治療設備工作套管直徑較粗,穿刺風險過大,因此不適合治療頸椎病,以下著重分析臭氧溶核、PLDD、NP以及射頻靶點熱凝療法在頸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上的應用。


  四者相比,以射頻儀的穿刺針直徑最細(0.71mm),因此其穿刺風險相對最低。由於臭氧對肺上皮細胞的破壞極其嚴重,因此如果誤穿入氣管,造成臭氧的吸入,則可能在手術中出現難以控制的嚴重後果,這就要求實行臭氧治療的醫生有極其過硬的穿刺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術的風險。而PLDD的熱損傷範圍較大,NP無法精確分辨出鄰近部位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等組織,加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嗆咳或者吞嚥動作,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誤損傷這些重要器官。射頻儀的毀損範圍可​​以精確測量並控制,其獨有的神經電生理測試系統能保證治療靶點的安全性。因此,臭氧、PLDD、NP等治療方法的這些缺點都可以用射頻療法來彌補,在頸椎病的治療上,應該首選射頻靶點熱凝療法。


  二、緩解症狀類治療方法


  1、頸椎牽引治療


  (1)增寬椎間隙、恢復頸推的穩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


  (2)緩解肌肉痙攣,剝離、松解粘連組織,消除炎症、水腫。


  (3)牽開嵌頓的關節囊,以促進椎體滑脫和鉤椎關節錯位的整復。


  (4)增大推間孔、椎間隙,牽開有皺褶或骨化的韌帶,使受壓的神經根、脊髓得以緩解,改善其血液供應,有助於神經組織功能的恢復。


  (5)牽引後每個椎間隙可增寬2.5-5毫米,有利於突出椎間盤(髓核及其纖維環組織)復位。


  (6)牽開迂曲的椎動脈,恢復頸椎與椎動脈長度的比例關係,保持推動脈通暢,維持正常腦血液供應,恢復正常腦組織功能。


  2、按摩推拿


  按摩治療,是為了緩解頸椎病症狀的一種最常見方法,按摩治療頸椎病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整復錯縫等作用。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應用天然或人工製造的聲、光、電、熱、磁等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物理療法,簡稱理療。


  理療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具有其獨特的醫療價值,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輔助手段。頸椎病往往出現頑固的頸肩痛,電療、熱療都具有良好的緩解疼痛作用。


  當頸椎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和脊髓時,可致炎症反應。應用超聲波、紅外線、電療、熱療等,可產生促進炎症消退,吸收水腫的作用。


  炎症反應日久可造成組織粘連,手術後的病人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療具有鬆解粘連,軟化瘢痕的作用。


  4、中藥外用治療


  中藥外治法,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重要項目之一,就是將中藥運用於頸椎病患處的一種治療方法,我們經常說的頸椎病貼膏藥治療就是頸椎病中藥外治法其中之一。頸椎病外治方法使用簡單方便,對於緩解頸椎病症狀效果確切,但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皮膚過敏、皮膚損傷等問題,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為宜。用於頸椎病外治的中藥按照藥物的劑型可分為:敷貼藥、搽擦藥、濕敷藥與熱熨藥幾種。


  三、治療性方法


  指具有一定治療作用的方法,如果選用得當,可以達到治愈作用。這類方法主要有:


  1、藥物治療


  通常選擇一些專科藥品進行針對性治療,以中藥、中成藥、中藥製劑為主,其中以中藥製劑效果最佳如露明頸通顆粒,中成藥次之,中草藥效果最差。


  2、介入治療


  對於頸型頸椎病的介入治療方法,主要是用於頸型頸椎病阻斷有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該治療方法損傷小,效果可靠,但是同樣存在一定治療風險與後遺症等不足。


  3、小針刀治療


  就是使用一種叫“小針刀”的醫療器具,對某些慢性損傷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軟組織粘連、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進行剝離與針刺,具有剝離、疏通肌肉、韌帶、筋脈之間的各種粘連的作用,使肌肉韌帶、筋脈得以鬆解、修復的一種治療方法。小針刀治療頸椎病,主要是針對頸椎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對於一些以頸椎肌肉症狀為主的頸型頸椎病治療效果不錯。


  1、預備姿勢:兩腳開立,距離與肩膀同寬,雙手叉腰,兩目平視前方。


  2、與項爭力:抬頭望天吼還原,低頭看地後還原。上身及腰部不動,抬頭時吸氣,低頭時呼吸,呼吸要自然。


  3、往後觀瞧:頭頸向右後轉眼看右後方,還原;頭頸向左後轉眼看左後方,還原。


  4、頸項側彎:頭頸向右側轉頭,還原;頭頸向左側轉頭,還原。


  5、前伸探海: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右前下方,眼看前下方,還原;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左前下方,眼看前下方,還原。


  6、轉頭望月:頭頸前右後方盡力轉頭,眼看右後上方,還原;頭頸前左後方盡力轉頭,眼看左後上方,還原。


  7、頸椎轉環:頭頸向左右環繞一圈。


  8、寫字療法:用頭頸部書寫“鳳”字,稱鳳字療法。


http://www.lzyysw.com/baojian/detail/6034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老師(修理人) 的頭像
    鄭老師(修理人)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腰腹部瘦身推脂、滑罐瘦身資訊搜錄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