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養生 (3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醫認為,高血壓病多由精神緊張,憂思鬱結,嗜食肥甘,飲酒過度等使肝腎陰陽失調,脾胃不和所致。治療原則以平肝清熱,育陰潛陽,滋腎滌痰等為主。下面介紹一些有助於降壓強身的藥茶方。


  橘皮茶:橘皮、杏仁、老絲瓜各10克,白糖少許。老絲瓜、橘皮洗淨,杏仁去皮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0-30分鐘,稍涼去渣,加入白糖拌勻。當茶喝。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痿是勃起功能障礙的俗稱。很多人以為,陽痿就是陽虛、腎虛,所以需要壯陽補腎。而很多商家也竭力宣傳壯陽的“重大意義”,並推出很多壯陽的藥品、保健品。那麼,到底壯陽有多大意義呢?


  陽痿以陰虛者居多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常問,癌症離人類有多遠?基因時代的來臨,原癌基因的發現令人震撼,癌症的潘多拉之盒自出生起就與我們如影隨形。如在,科技的長足發展,現代醫學的回春妙手,令不少患者重獲生命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腫瘤有一定的“自愈”可能,因此,定期規律體檢篩查,早期診斷治療,再進行調養,對腫瘤疾病的預後尤為關鍵。


  粗茶淡飯皆為佳藥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志失調可誘發消渴病


  長期的過度精神刺激,情志不舒,鬱怒傷肝,肝失疏泄,氣鬱化火,可上灼肺胃陰津,下灼腎陰;或思慮過度,心氣鬱結,鬱而化火,心火亢盛,可損耗心脾精血,灼傷胃腎陰液從而導致消渴病的發生。現代研究證明,情緒不穩定,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可使腎上腺素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功能亢進,抑制胰島素分泌,或使胰升血糖素分泌增加而誘發或加重糖尿病。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2型糖尿病發病是遺傳易感性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嚴重或長期的精神緊張、營養過剩、肥胖及缺少體育運動。精神緊張屬中醫情志致病的範疇。近年來我在臨床上觀察發現,30-40歲的中年人糖尿病發生較10年前明顯增多,且以腦力勞動者多見。這與他們人到中年,積極參與社會競爭,工作、生活、學習、家庭各方面壓力較大是密不可分的;另外還發現糖尿病患者有半數左右的人在發病前有情志失調病史。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對單純性高血糖病因的認識


  1.過食肥甘:“過食肥甘”已經成為發生高血糖進而發展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高熱量食品、快速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飲料、煎炸食品充斥餐桌,致使糖尿病發病年齡年輕化、發病率升高並出現大量高危人群。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過食肥甘”的危害,上述食品的宣傳也已經在部分國家中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環境。患者要注意環境和自身的衛生,尤其是女性由於尿路短,更易受感染,外陰的清潔衛生是很重要的。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尿路感染,都不宜長期使用抗生素,以免產生耐藥性及真菌感染,這時中醫中藥就會發揮它的威力了。


  尿路感染在中醫學中屬於淋證的範疇,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糖尿病在中醫稱為消渴,消渴合併淋證其病因病機多由膀胱濕熱、脾腎氣虛、氣陰兩虛引起,臨床上應注意區別、辨證治療,下面我們將逐一論述。需要提到一點,糖尿病可能影響到膀胱神經而發生尿瀦留,從而引起或加重尿路感染,中醫治療十分重視“通利”二字。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人說:“又上火了,吃點啥去去火呢?”其實這很籠統。中醫認為,人體“內火”分為五種,“去火”方法當然要對“火”下藥了。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患者因為高血糖對末梢神經的刺激以及營養皮膚的小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皮膚代謝不良,從而出現瘙癢、麻木的症狀。其中全身廣泛皮膚瘙癢,多見於老年患者,特點是部位不定、時間不一;局限性瘙癢多見於外陰及肛門周圍,多見於女性。


  治療上需要強調的是,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用手搔抓、摩擦;勤用溫水洗澡,勤換衣服;貼身衣服要選棉質的,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新購內衣要洗過後再穿。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我有兩個怪現象,其一是每到夏季天熱時,無論夜間或白天睡覺,只要是側臥位,在上面的一側就出汗,弄得我難以側身入睡,而天氣涼爽不出汗時則能側身睡。其二是一年四季每當睡醒後常常立刻出一身汗,據說這叫“自汗”,服中藥也無效。請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山東劉某)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火”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如果某人生了口瘡、有口臭,中醫會說他上火了;如果某人有牙痛、嗓子疼,首先也會想到上火;如果很小的一件事就使你勃然大怒,人們就會說你肝火太旺。


  對輕微的上火症狀,如口臭、嗓子疼、牙疼、便秘等,大部分人會選擇直接到藥店買一些祛火中成藥進行調理。盛夏時節,也有很多人會習慣性地吃點清熱泄火的藥,給自己“降降溫”。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清火藥雖然常用,但也不可想當然地隨意服用。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著涼導致腹瀉、渾身沒勁;這些症狀中醫稱之為“陰暑”,中醫專家建議多喝些生薑紅糖水,千萬不要喝冰鎮綠豆湯等調理陰陽。


  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王長松副主任醫師說,最近每天都有因著涼導致腹瀉、渾身沒勁等症狀來就診的患者。中醫稱這種症狀稱“陰暑”,也就是因為暑而受寒,有些患者卻當作“熱”治,導致病症加重,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一個花園裡沒有兩棵一樣的樹,同一片人潮裡沒有兩個一樣的人。不僅是那些容易分辨的外貌特徵,身體素質、智力水平、性格,甫一出生就有了定數。中醫前輩先一步看到了這種生而不同,他們用陰陽劃分人體:一類體性偏熱,是陽性體質;另一類體性偏寒,是陰性體質。這已在長日留痕,不妨細辨,然後趨利,避害。


  徹辨陰陽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眼部嚴重並發症。據有關資料統計,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內的患者,30%發生這種並發症;病程在10-14年的,則為80%,其致盲率為23.2%。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症,對糖尿病並發眼病失明早有記載。《河間六書》:“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目疾”。


  為何會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現代醫學認為血液黏稠、淤滯、血脂、血膽固醇增高,以及糖、脂、蛋白質、水鹽代謝紊亂,皆可導致血管的硬化,特別是小血管及毛細血管的內皮增生,基膜增厚。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發燒,恐怕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對發熱的診治,中西醫學有不同的方法。但兩者相比,中醫診治發熱更富有特色。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在講具體內容之前,我們先來觀察一種生活現象,如果我把一個高熱的病人比作一壺正在燒開的水,“退熱”就是要使這壺水冷卻下來,你想有幾種方法?我想至少有3種:首先,要把爐火關掉,以減少產熱,這叫“釜底抽薪”;其次,應把壺蓋打開,或將開水攪拌,以增加散熱,所謂“揚湯止沸”;再次,可往開水中兌入冷水,甚至冰塊,所謂“熱者寒之”。其實,這三種方法在中醫的退熱治療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來具體講講這三種退熱方法的應用。


  1.釜底抽薪法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法,即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療大法和具體治法,常用的治療大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以上八法,根據臨床病證的具體情況,可單用、亦可兩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總之以病情需要為原則。如表證兼裡證者,常規治法是先解表後治裡,倘若表裡俱急、內外壅實者,就應表裡雙解,汗下並用。又如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證,單以溫法或清法皆不適宜,又當溫清二法合用。因此,臨床時會出現消補並用、攻補兼施、汗補並用、和下兼施等多種治法,當隨症施藥。具體治法是對具體病證施行的具體治療方法。


  補法,又稱補益法,運用補益作用的方藥,通過補養氣血、陰陽、以達到扶佐正氣,消除虛弱目的的治療大法。《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指出了無論形或精,凡不足者皆當以補法施治。故本法之適應證為人體臟腑氣血陰陽之諸虛勞損證。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長痤瘡完全是一個自然現象,青春期一過,就很少有人再長痤瘡。”北京中醫藥大學皮膚病專家姚高升教授告訴記者,“不過,我們發現,現在不少25歲以後,甚至40多歲的人都還在不停地長痤瘡。”


  痤瘡再也不是青春專利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病綜合徵是由多種病因使腎臟受損,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疲勞過度,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溢皮膚,而表現為頭面、眼瞼、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腫。


  根據中醫“腎主冬”、“冬至一陽生”和“順時氣而​​養天和”等相關理論,運用時間醫學的概念,湖北省中醫院腎病內科的巴元明教授向記者介紹了冬治腎病綜合徵,而12月21日正值冬至,是開始治療的理想時機。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冬季節,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廣東人秋冬喜歡進補,其中,以補腎虛者為眾。


  但進補不等於亂補,每個人的腎虛情況不同,一定要綜合考慮。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長期口乾、眼乾,卻不認為是病,錯過早期治療。待病情發展,出現全身多系統損害時,才知道自己原來患了乾燥綜合徵。


  乾燥綜合徵是一種侵犯外分泌腺體(唾液腺、淚腺、腮腺等)的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口乾、唾液減少甚至吃乾食必需水送、多發齲齒;眼乾、有異物感、淚液減少甚至無淚;反复腮腺腫大;關節疼痛腫脹;多系統損害,包括肺間質病變、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血液​​系統損害、淋巴瘤等等。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乾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症狀;一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