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一種胃黏膜受到損傷的病症,可能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藥物過度使用、不良飲食習慣、吸菸或精神因素等引起。胃潰瘍的常見症狀有上腹痛、飢餓感、噁心、嘔吐、胃部飽脹、泛酸等。中醫認為胃潰瘍與脾胃、肝脾、胃陰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可用中藥調理或按摩穴位來改善。按摩穴位的方法是用手指或棉花棒按壓或揉動相關的穴位,每次約3-5分鐘,每天1-2次。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胃潰瘍的穴位:
內關穴:此穴位可以抑制胃酸逆流、止嘔 。
足三里:按之痠楚處。此穴位可以調節消化系統,改善腹部脹痛與消化不良 。
中脘穴:此穴位可以健胃止痛,適用於胃酸過多、胃痛等 。
下脘穴:此穴位可以消食化滯,適用於食物在胃裡下不去導致的食穀不化、腹脹、胃痛、嘔吐等 。
風池:此穴位可以清風散熱,適用於頭暈目眩、頭痛等 。
太陽:此穴位可以平肝息風,適用於眼睛乾澀、流淚等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