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復脈湯除用於溫病後期、陰虛風動證外,還常常用於治療內科某些雜病,如頭暈頭痛,辨證屬陰虛陽浮夾風者。


三甲復脈湯系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所創,出自《溫病條辨》,由龜板、鱉甲、牡蠣、乾地黃、白芍、麥冬、阿膠、炙甘草8味藥組成。原本主治溫病後期,熱灼陰傷風動之證。餘於臨床,除將其用於溫病後期、陰虛風動證外,還常常用於治療內科某些雜病,如頭暈頭痛,辨證屬陰虛陽浮夾風者。茲舉例於下。


婁某某,女,64歲,幹部。


患者5天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頭暈頭痛,自感頭重腳輕,行走不穩,但無視特旋轉。頭不敢轉側及左右顧盼,只要稍稍轉動,即泛泛作惡。頭暈頭痛劇烈時,則作嘔吐,吐出為胃內容物。上肢麻木不明顯,血壓150/90mmHg。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曾於2001年12月22日住院治療,經用西比林、顱痛定、眩暈停口服;脈絡寧、能量合劑靜脈滴注治療5天后,諸恙緩解,於同年12月27日出院。帶藥回家,西比林5mg,口服,每晚1次。但出院後不到一周時間,頭暈頭痛復發,經人介紹,延診於餘。


2002年1月4日初診:患者頭暈欲僕,不能起立,但無嘔吐,行走有飄感,需人扶持。其丈夫攙扶前來就診。同時伴有頭痛,以左側頭面部為主,主要以左面頰至左太陽穴處為著,呈陣發性跳痛,平時為隱痛。咀嚼食物時亦痛,入暮痛劇,影響睡眠。口乾不欲飲。痛苦容貌,精神萎靡。飲食一般,大小便正常。舌質紅絳而乾,有裂紋,無苔,脈細數。有左側三叉神經痛史2~3年。證屬頭暈頭痛。良由患者平昔操持煩勞,或生育過多,暗耗陰液,日久腎陰虧竭,陰虛不能戀陽,虛陽夾風上浮所致。治擬滋陰潛陽息風法。處方:


炙龜板10g(先煎),炙鱉甲10g(先煎),阿膠10g(另烊化沖服),白芍10g,熟地10g,山萸肉10g,女貞子10g,墨旱蓮10g,龍骨10g (先煎),牡蠣30g(先煎),丹皮6g,全蠍3g,炙甘草6g。


5劑後,頭暈頭痛基本平復,能自行前來複診。精神略振,飲食增加。舌雖紅但已不絳,且有津液佈於舌面,但仍無苔,脈細略數。血壓135/85mmHg。上方有效,效步原方進取之。原方加桑葚子10g,白蒺藜10g,以鞏固療效,加強養陰息風之力。又5劑後,頭暈頭痛止,精神振,飲食及大小便均正常。舌紅而潤,上有一層微薄白膩苔,脈細略滑。後用六味地黃丸善後調理而愈。


http://www.lzyysw.com/zhongyi/detail/406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