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醫理論、推拿、按摩、刮痧、經絡、穴道、溫灸 (12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強健腸胃:運腳趾胃經始於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腸功能較弱的人,若每天練習用腳二趾、三趾夾東西,或用手指按摩足趾36下,並持之以恆,胃腸功能會逐漸好轉。


  清肝明目:搓雙足摩擦兩足,可使濁氣下降,並能清肝明目,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耳鳴、高血壓等均有療效,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壽之功效。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摩法


  (1)掌摩法:以掌置於腹部,做環形而有節律撫摩,亦稱摩腹。在摩腹時,常按如下順序進行摩腹:胃脘部=>上腹=>臍=>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作用於整個身體。當我們接受按摩的時候,我們允許自己和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交流。這是一種全面的體驗,它可能把我們引向性,但也可能僅僅增強我們的身體感受力。


  按摩的準備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捏一捏小腿肚


  部位:小腿肚內側1/3處的肌肉部分(腓腸肌內側緣)。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虛,腰痛,乏力?試試以下這個強腎健腰按摩法吧。


  1.摩擦足心法:每天晚上臨睡前,用溫水邊洗邊用手摩擦雙腳,約15分鐘後擦乾。然後先將左腳抬起,擱在右腿膝部,用左手握腳趾,盡力往外扳,用右手擦足底心,擦至發熱為止,然後換腳。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拇指指尖輕輕按壓眉頭上方,持續3秒鐘後釋放,而後對眉毛至髮際線間區域反復進行自下而上的按摩動作。


  壓力導致的肌膚問題不是以單一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讓我們對它了解更多,沉著應對這些相伴而生的困擾。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頭部穴位


  ●按摩耳輪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鳴常與高血壓、神經衰弱或經常與藥物中毒、巨大聲音的震動引起鼓膜缺損有關。老年性耳聾與動脈性硬化有關。中醫認為本症由腎氣虛弱,元精失固引起的。


  耳鳴耳聾雖然屬於自覺的病理症狀,但是這些病者往往神經衰弱嚴重,聽覺減退或消失,對外界反映的靈敏度降低,給人以“麻木不仁”、“無動於衷”的感覺,也間接地影響健康和美容。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點按穴位,稱為“指針法”。當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過長,甲緣光滑。或者將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間關節作點穴工具。為了加強刺激,在點按時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顫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脹的感覺,那就對了。還有一種刺激穴位的方法——灸法。買幾根艾條(醫藥器材店有賣),點燃後將火頭置於穴位上方,距離以達到溫熱感為度。可以讓艾條作圓弧運動,稱“迴旋灸”;也可以做上下運動,稱“雀啄灸”,15-20分鐘後拿開。此法除頭面部以外,可用於全身大多部位。


  下面告訴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耳通於腦,腦為髓之海,腎虛則髓海不足,易致頭暈、耳鳴。彈腦時掩耳和叩擊的動作可對耳產生刺激,因此可起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之效,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症狀有預防和康復作用。補益腎氣還有利於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此外,叩擊腦後穴位,如“玉枕”、“風池”等,可起到防治頭痛、眩暈、後脖子僵痛、中風、口眼歪斜等作用。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生氣發怒,有些人會氣得胃疼,於是趕快揉揉肚子,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山東省立醫院按摩科主任王海泉建議,不妨按按胸背。因為,雖然是胃疼,但病根是肝,情緒鬱怒,緊張焦慮,造成肝氣鬱結,肝木剋脾,脾胃受損。此時,主要是疏肝理氣,使經絡暢通,胃自然就不疼了。


  按壓背部可以採用點穴、推擦兩種方法,和武俠小說中的點穴不同,背部點穴不需要很深的“功力”,勁不用太大,用手指點按膻中(兩乳頭連線中點) 、天突(胸骨上窩正中凹陷處),背部的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每穴按壓1分鐘,以有酸脹感時為度。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足療通過刺激人體雙足的反射區,產生神經反射作用,以此來調節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及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其次,足療還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內分泌功能,加強新陳代謝,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最後,通過足療還可以改善睡眠和疲勞,增強抵抗力以及預防和治療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


  足療雖好,卻也有不少講究,掌握不好很容易事倍功半。足療前的準備工作就很重要。按摩前應先進行足浴,將足趾小腿浸泡入配置好的藥液中,水溫宜在50攝氏度,浸泡15分鐘左右。這樣能使足部皮膚盡量吸收藥液,以便增加療效,同時軟化足部皮膚。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先將雙手搓熱後貼壓在神闕穴(臍中央)1分鐘。


  2.疊神闕穴:將肚臍左右兩側皮膚提起並相疊於臍上,然後輕輕向下按壓,以手下有跳動感為度。壓住約半分鐘再放開,反复2-3次。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預備式


  平臥床上,雙目微閉,呼吸調勻,左手掌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心輕輕放在下腹部,靜臥1-3分鐘。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月經前期出現生理、精神以及行為上的改變,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徵。臨床表現為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憂鬱、煩躁易怒、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浮腫、食慾不振、腹脹、腹瀉、頭痛、乳房脹痛、全身疼痛等症。中醫稱為“月經前後諸證”,認為心血不足、肝鬱火旺、痰氣鬱結是本病發生的病因。


  1.預備式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捏脊療法是推拿療法的一種,主要用於兒科,古​​時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等脾胃疾病,故又稱“捏積”。捏脊治病,是根據病情採用不同手法,刺激身體某些經脈和腧穴,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法十分符合兒童特點,不會給患兒帶來什麼痛苦,能防病治病,因而深受群眾的歡迎。


  捏脊的部位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預備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鬆,雙眼平視微閉,呼吸調勻,靜息1-2分鐘。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前保健八法是一種無副作用的良性保健方法,如長期堅持,可促進周身代謝,對防病益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甲端摩手:即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彎曲成45度,用指甲端以每秒鐘八次的速度往返按摩頭皮1-2分鐘,可加強供血,增強血液循環,加速入睡。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吐乳症是指新生兒在哺乳或哺乳後所發生的吐乳現象,患兒嘔吐頻繁,1日數次,量多自口鼻噴射而出,卻無器質性及感染性病變,嘔吐後神情舒暢,仍可再次哺餵,嘔吐次數雖多,患兒卻無病態,屬嬰兒功能性嘔吐。


  小兒嘔吐以嬰兒為多。現代中醫專家遵循古訓,結合臨床,認為嘔吐病因雖有外感、傷乳、寒熱、虛實之別,但病機總屬胃氣上逆,受納失司,故均責之於胃。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腹:把小兒平躺在床上,可以隔著一層棉質薄衣服或直接接觸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逆時針滿腹緩摩,手法要均勻柔和、平穩​​著實,根據小兒病程長短,摩5-10分鐘不等。此方法可以達到健脾和胃、理氣消食、止瀉的功能。如果小兒伴有腹脹、嘔吐,則需要先順時針摩腹3-5分鐘,然後再逆時針緩摩。


  揉臍:用中指指腹或掌根輕揉臍部100-300次,或摩臍5分鐘。揉臍時,力度要適中,手法要輕快柔和,以防小兒感覺疼痛哭鬧影響治療。此方法可以達到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導化滯的作用。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