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點按穴位,稱為“指針法”。當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過長,甲緣光滑。或者將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間關節作點穴工具。為了加強刺激,在點按時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顫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脹的感覺,那就對了。還有一種刺激穴位的方法——灸法。買幾根艾條(醫藥器材店有賣),點燃後將火頭置於穴位上方,距離以達到溫熱感為度。可以讓艾條作圓弧運動,稱“迴旋灸”;也可以做上下運動,稱“雀啄灸”,15-20分鐘後拿開。此法除頭面部以外,可用於全身大多部位。
下面告訴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會:位於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即當頭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點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強記憶力之功效。當您在辦公室感到困倦、難以集中註意力時;不妨用拇指指腹點按此穴片刻,會令你神清氣爽。
曲池:曲肘90度,橈側肘橫紋消失處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壓作用。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可以經常點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對皮膚病、肘臂攣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五指自然併攏,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處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頭痛時,掐掐此穴可緩痛止血。
足三里:位於外起膝眼下3寸處。此穴不僅對胃腸不適,如胃痛、嘔吐、腹瀉、便秘有治療作用,而且還是人體保健強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無病強身,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用艾灸效果更佳。
後溪: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後方。微握拳,小魚際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時,腰或頸部配合向患側扭轉,以打通經脈,松解粘連。
睛明:內眼角稍內上方凹陷處。近視、用眼疲勞可閉目點按此穴,按摩眼周,可養眼明目,緩解視疲勞。
委中:腿窩正中凹陷處。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點按幾分鐘,可感到腰背輕鬆,腿腳活動自如。流鼻血時,用蘸了涼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紅,可止血。
湧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強刺激急救。也可用於頭暈、目眩、失眠。此穴亦為保健穴位。
內關: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是心血管病首選穴位,對心痛、胸悶、心動過速及過緩、心律不齊、冠心病、心絞痛都有很好效果,還可防止暈車暈船。
關元:臍下三寸。對男性遺精、陽痿、早瀉,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婦慎用。
水溝:即老百姓常說的“人中”。在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處。可搶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須用大拇指尖強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實際為身體上的疼痛點,無固定位置。痛則不通,點按阿是穴並按揉其附近肌肉組織,可舒筋活絡,達到通則不痛。
http://www.lzyysw.com/yangsheng/detail/6482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