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時養生與進補》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646.html


春、夏、秋、冬,四時更迭。人類生息於天地之間、日月之下,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人體的陰陽消長、新陳代謝也隨之有所變化。根據不同季節,選用不同的補益藥物,培補正氣,提高抗病能力,即謂“四時養生”。就是在祖國醫學“天人相應”理論指導下,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結合季節特點,採用相應的養生進補方法,調節人體陰陽氣血,從而達到養生抗衰、健康長壽的一種方法。
  (一)四時養生的原則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是《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提出的“四時養生”的重要原則。它是根據自然界和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五臟盛衰的不同時間、狀態和特點而製定的養生宗旨。“春夏養陽”,一是指人的形神活動要與春夏陽氣隆盛相一致,順其“動而向外”;二是指春夏人體陽氣隆盛向外,易發洩耗傷,養陽勿使神氣過用,以為冬秋養陰打好基礎。所謂“秋冬養陰”,一是指人的形神活動要與秋冬陽氣潛藏相一致,即採取以“養收”“養藏”的調神方法為主,其要點是“靜而向內”;二是指秋冬陰精收藏,勿使之妄洩,以為來年春夏養陽打下基礎。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根據是陰陽互根。對此,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在《類經》中的解釋是:“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 ​​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可見,順應四時的養生,是祖國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的體現。如果違背了自然規律,人就體弱多病,早衰甚至早天。但要注意,以上所述只是一般的原則,如是陰陽偏盛偏衰之體,則應分別對待。如素體陰虛,則“冬病夏養”,於春夏之際注意調養陽氣,給於培補,且不可貪涼貪冷,較於冬季病發再用熱藥效果好。如“素體陽虛”,則要“夏病冬養”,於秋冬時即以滋補肝腎,多可減輕春夏發病程度。
  順應四時進補,還可避免補不得法,抑或補得其反之弊。如在春夏之季,不宜進補溫熱之品,因為這兩個季節的氣候溫和暖、炎熱,人體的陽氣亦相應旺盛,皮膚比較疏鬆,容易出汗,若多進服溫熱補品,會使人的陽氣更旺,汗出更多而反損元氣;在秋冬季節,由於外界氣候逐漸由熱轉涼、轉寒,人體的陽氣亦相應的潛藏,皮膚的毛孔緊束,陽氣相應不足,故不宜進補性味寒涼的補品,因寒涼易傷陽氣,特別是易傷脾胃的陽氣,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脹便溏等弊病。下面,試述四季養生進補的具體方法。
  (二)春季進補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草嫩綠,萬物萌動。《黃帝內經》日:“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三月”指農曆正、二、三月。按節氣是立春、雨水、春分、驚蟄、清明、穀雨六個節氣所主之時令。意思是大地春回,冰雪消融,天氣轉暖,草木萌芽。陽氣開始升發,萬物推陳出新,天地生機盎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人體氣血流暢,肝氣舒展,肌膚潤澤,腠理開疏,體內陽氣也同樣與自然界生物一樣充滿生機。這時,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正是向上向外疏發之際,一般來說並無進補的必要。但如素體虛弱,久病初癒,兒童體虛需要改善體質者,也可適當進服一些補益藥物。
  由於春季正是萬物蘇复的季節,“人與天地相應”。祖國醫學認為“春應肝”。就是說,春天陽氣漸漸生騰,五臟中肝的功能活動比較活躍,肝陽、肝火、肝風易隨春氣上升,故有“春旺於肝”之說。此時,如肝血不足,或攝生不當,積勞內傷,均可導致氣虛倦怠,使人感到精神疲乏、四肢無力、少氣懶言等。因此,春補,就要適當地註意到這一生理特點。對此,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其《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有“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之說。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際,少吃點酸味食品,多吃些甜味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氣。這是根據祖國醫學五味對五臟補益的理論,並結合五行相剋的規律而提出的。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春日肝木旺盛,酸味入肝,肝得酸味則肝木更旺,可出現“肝木剋土”即肝旺脾虛現象。所以,在春天最好少吃些酸味的食(藥)品,以防肝氣過旺,肝.陽升發太過,肝火上升(肝火上升就是通常所說的“上火”);多吃甘味藥(食)物(甘味能人脾補脾),能補益脾氣,增強脾的功能活動,從而可以達到疏肝健脾而抵禦“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證。
  還有,春季正是生機蓬勃、萬物蘇發的季節,所以進補時必須考慮協助人體正氣的生髮,使之不斷充沛,並逐漸旺盛起來。因此,春補選用補益元氣的滋補之品最為合適。補益元氣首選人參,其味甘、微苦,性微溫。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安神益智、調補五臟、強精通脈、延緩衰老之功效。對元氣不足、勞傷虛損、食少倦怠、自汗喘促、老人尿頻、陽痿早洩和老人疲乏、發脫形壞、驚悸怔忡、健忘少寐、精神恍惚等病症具有良好療效。
  另外,黃芪、枸杞、紅參、生曬參、太子參等均可選用。一般認為脾胃虛弱而致的氣短、音低、疲乏無力、五心煩熱、略有畏寒者,屬於陽氣不足者可選用紅參;疲乏無力,神倦食少,口渴思飲,屬氣陰不足者宜選用太子參、生曬參(包括皮尾參、人參鬚等),如用西洋參,功效更好。最簡單服法:人參3克,放口中噙化嚥下,每天一次,久服具有延緩衰老,美容、消除疲勞之作用。此外,人參還可煎湯、泡茶、浸酒、研粉,服用方法很多,各人要根據體質、病症特點選用。
  紅參可在切片前先在微火上烘軟,每次3―5克,隔水蒸燉。
  人參價格較高,可用物美價廉的太子參代替。
  太子參可直接和母雞、精肉燉湯,每次10~30克。雞肉為甘溫補益之品,具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之功能,一切虛弱的人均可服用。(但因雞肉性溫,有熱有火之人不宜食雞,宜於食鴨,詳見夏季進補)。還可用太子參15克、黃芪15克、紅棗10枚煮湯飲,每天一次。
  (三)夏季進補
  夏季氣候炎熱,植物枝葉茂盛,萬物竟長,欣欣向榮。《黃帝內經》的“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意思就是夏天的三個月,陽氣盛極氣候炎熱,天陽之氣極盛而下交於地,地陰之氣微動而上交於天,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合,故萬物大都開花結果,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由於陽氣充盛,正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好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雖應注意養陽防病,但一般不宜於滋膩。相反,由於天暑下逼,地濕上蒸,人體腠理疏鬆,不僅損耗大量體液,還消耗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無機鹽類,如不及時補充,可發生體液代謝紊亂;若平素濕盛,外邪入裡,內外合邪,暑濕蘊阻,則可見咳嗽多痰、身熱倦怠、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表現。此外,炎熱影響脾胃,減少胃液分泌,降低了消化能力,從而大大地減弱了食慾,造成了人體收支不平衡的局面。所以,許多人在夏季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了。民間在夏天常有“無病三分虛”的說法。
  關於夏季進補的要求,孫思邈提出:“夏宜增辛減卻苦。”他認為夏季心火當令,而苦味入心,若多則助心火,而伐克肺金,為了防止肺氣受傷,故應多吃辛味,以補肺氣。但由於夏季炎熱,人體皮膚腠理疏鬆,易於出汗,故應施以清涼補品,以清心防暑。另外,夏天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差,此時清淡進補,有助開胃增食,健脾助運。因此,夏季進補,應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要補充損耗的物質,二要供給機體的需要,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此外,還應注意:
暑熱未清者忌純補。有濕熱者暫不進補。夏天多熱多濕,應選擇補不助濕、補不增熱的清補法。
  進補時應選用那些既能補益又能清熱解暑、清補健脾、生津止渴的藥物為宜。如菊花、薏米、芡實、銀花、綠豆等,是暑天的清補佳品。
  菊花,味苦甘。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調利氣血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現代研究證實,菊花有抗菌、解熱作用,特別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更加顯著,如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狀態,對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等中老年常見疾病確有較好療效。
  綠豆,味甘、性涼、無毒。既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利尿潤膚的作用,又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鈣、鐵、菸酸等,明代名醫李時珍譽綠豆:“解酒毒熱毒,利三焦”為“濟世之良谷也”。暑天常飲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因而是一味良好的“清補”之品。
  夏季進補應注意的是,“暑多挾濕”。濕性重濁 ​​粘滯,故易於陰遏氣機,礙滯脾運。不但如此,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等。因此,脾虛之人應選服具有健補脾胃、化除濕邪、性味平和、滋而不燥、補而不膩的補益之品,如薏苡仁、芡實、赤小豆等。
  有人喜歡用烏骨雞或水鴨加冬蟲夏草、人參等補品燉服。也有一定道理,烏骨雞不僅外貌奇特,而且其化學成分、生理功能及藥用價值也獨具特色。現代研究認定烏骨雞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它的血清總蛋白及丙種球蛋白均高於普通肉雞。此外烏骨雞所含有的氨基酸種類多、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品種齊全,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祖國醫學認為烏骨雞有益血補陰、滋肝腎、清虛熱的功效,對虛勞贏弱、骨蒸勞熱、四肢怠倦、脾虛久瀉等有較好治療效果,並有滋補健身、延年益壽的作用。水鴨原指野鴨子,現多為人工繁殖。鴨多生活在水中,吃的多是水生之物,故其肉味甘性涼。《日用本草》記載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稱其羽毛能解毒退火;腳掌和嘴殼可補骨強筋;鴨肉補中益氣,平胃消食。《本草綱目》則稱它能“補虛”。因此,將適量性味較為平和的補品和烏骨雞或水鴨和冬蟲夏草一起燉服,不但可以補益虛損,又能清暑滋陰。
  民間有夏至進補效果最佳的說法。從小暑至立秋一段時間,民間俗稱“伏夏”,共計30天。分為初伏、二伏、三伏,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的時候。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一些因陽氣不足而在冬季常見的慢性疾病及一些陽虛、陰寒內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進補的調養,使陽氣得以培補、溫壯,病情得到好轉,有些病例甚至可以得到根治。故民間有“補在三伏”的習慣。
  另外,中醫還有“冬病夏治”的治法。所謂冬病夏治,指那些容易發作的疾患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髒病等疾病,在寒冷的刺激下容易反復發作,如果在夏天病情穩定的時候,根據慢性疾病的各自特點,辨別其緩解期虛證性質,分別進行健脾養肺、補腎益肺等扶正固本、截治病根的方法,以解除隱患,增強體質,可使機體的抗病能力增加,到了冬天,呼吸道就有自衛防禦的屏障,寒冷就不能引發舊病了。祖國醫學認為,冬病在冬季的主要矛盾是邪盛正虛,應以祛邪為主,而不宜進補。正氣雖然虛弱,但如單一進補,反面使邪氣留滯不去。而這些疾病到了夏季,往往可以緩解,患者可通過這段時間進行藥物調補,以改善體質,以預防冬季的發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就叫“冬病夏治”,也是祖國醫學“治病求本”的思想體現。
  (四)秋季進補
  秋風蕭瑟,氣候趨於涼爽。“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意思是,時至秋令,自然界陰氣始盛,陽氣始衰,炎暑漸消,萬物已經成熟,果實累累,正是收穫的季節,達到形態已定的“容平”階段。此時,人體的生理活動又逐漸趨於平和,一般可以不必進補,即使身體虛弱,也最好選用“平補”之品。所謂“平補”,主要指“補而不滯”、“補而不膩”。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可選用山藥、扁豆、紅棗、蓮子等健補脾胃。秋高氣爽,夏濕秋燥,燥為秋天的主氣,其氣清肅,其性乾燥。由於肺為嬌臟,主呼吸,喜潤而惡燥。故而秋燥易犯於肺,影響肺臟清潤宣肅。因此,秋季進補,應以“滋養潤燥,為原則。老年人多血枯精燥,宜以沙參、玉竹、黃精、燕窩等以滋陰,宜服蜂蜜、芝麻、銀耳等以潤燥,宜用天冬、麥冬、百合等以除煩。
  燕窩,性味甘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咳,補而能清,為調理虛損勞瘵之聖藥。一切病之由於肺虛不能清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開胃氣,已勞痢。”(《本草綱目拾遺》)燕窩有白燕(官燕)、毛燕、血燕之分。以血燕品質最佳。均為滋補肺、腎之品,因其藥性平淡,對於久病體虛不能受藥者和老年人比較適宜。但以小量常服為佳,抗老健身和治療老年病劑量,每日5~10克。先用清水浸泡,揀去羽毛、雜質後加冰糖隔水蒸燉1~2/卜時即可服用。
  銀耳,本是一種食用菌,又稱白木耳。性味甘、淡、平。含有蛋白質、粗纖維、無機鹽、維生素及鈣、鐵、磷等礦物質。具有滋陰潤肺、益氣補血、養胃生津、滋補強壯等功效。適應於陰虛的頭暈等症,可用於治療、動脈硬化等疾患。銀耳還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既能補睥開胃,又能益氣清腸,有滋潤而不膩滯,健腦而不興奮的特點,如加入等量的百合、北沙參同燉服,對陰虛肺燥者更為適合。現代研究還證實,銀耳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抗衰老等作用,且無毒副作用,頗適宜中老年人補益之用。抗老健身劑量3~10克,用清水浸泡發脹後,加冰糖燉服。
  此外,還可選用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等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平補藥物進行調養。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於美國和加拿大,其味甘,微苦、涼,人心、肺、脾經。功能主要是補氣養陰、清熱降火、生津止咳,為清補保健之佳品。因為西洋參能養陰清熱,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又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
  沙參有南、北之分。兩者清養肺胃之功相同。唯北沙參甘苦淡涼、滋陰力強;南沙參甘微苦涼,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中藥大詞典》概括沙參補益保健功效為“養陰清肺”,故常用於秋燥肺胃陰 ​​虛之症。對平素陰虛體質之人,秋天更要養陰,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生脈飲”、“黃精糖漿”等。
  (五)冬季進補
  冬季,天寒地涼,草木調零,“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黃帝內經》)冬天萬物生機閉藏,陽氣潛伏,養精蓄銳,以適應來年春天的生機。人體陽氣也潛於內,陰精固守,機體能量蓄積,此時正是進補的最好時機。所以,民間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
  冬令進補,是治療虛弱病症、防病強身的大好時機,也是民間的傳統習慣。冬季進補的目的是因為冬季是“藏蟄之令”,在閉藏中醞含著活潑的生機。根據《內經》“藏於精者,春不病瘟”的理論,此期服點補益藥物,以增強“腎”的“藏精”作用,使腎氣、腎精旺盛,體力增強,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以備春夏生命活動亢奮之需,達到春季不生病或少生“溫熱病”的目的,此即所謂“春不病瘟”之說。這既有平日調理的性質,也有積極防治疾病的意義。
  民間還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諺語,還有“冬至日進補,,最好的說法。因為冬至是一年中白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是冬三月氣候轉變的分界線,也是天地陰陽氣交的樞機。陰盛陽衰,陰極生陽,一陽蔭動,故冬至也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刻。此時進補,藥力易於蘊蓄而發揮效能,是虛弱病症調養的最好時機。因此,民間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日開始,認為可與宇宙問天地陰陽氣交相合。從而更有效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涵養精氣,內藏於腎,化生氣血津液,促進臟腑的生理功能。
  冬季氣候寒冷,故冬宜遵循溫補原則,進補多選用溫燥之品,如高麗參、鹿茸、核桃、紅棗等。既能振奮陽氣,祛寒健體,鼓舞生機,同時又可使溫燥補品的溫熱之性得到製約,避免其副作用。
  鹿茸主要的功效為補腎壯陽、益精生血、強筋壯骨。《神農本草經》有:“益氣強志,生齒不老”的記載。祖國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腎精又主生長發育,關係到人的生老病死。由於鹿茸擅長補腎益精,適用於元陽衰弱、精血虛竭的多種老年性疾病,歷代醫家和現代科學研究都認為它能改善睡眠和食慾,是強壯健身、防止早衰、延年益壽的珍品。抗老健身和治療用量每日1~3克,研細末,分三次沖服。或以此量入丸、散,或浸酒,隨方配服,對腎陽偏虛,面色無華、小便頻數者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高麗參,為人參類補益藥,產於南朝鮮的人參稱為“高麗參”。味甘性溫,功效近如人參,能改善機體虛弱,增強抗病能力。但因其大溫大補,民間習慣把它作為寒冷冬季進補的傳統補藥。高麗參對脾胃虛寒療效甚佳,常用量每次3~10克,隔水燉服。
  (六)幾點注意事項
上述四季補益藥物,主要適應各個季節的氣候特點,但祖國醫學強調“辯證施治”,就是一定要根據具體病症和體質選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進補也是如此,在一般情況下應考慮各個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在特殊情況下還應根據“辯證施治”的原則來選用補藥。如雖是夏天,而有陽虛表現者,也可採用補陽方藥;雖是秋燥而有氣虛者,也可選用補氣類藥,不必受氣候嚴格限制。當然,在服用時,應注意人體的內在的生理變化,如“秋冬養陰”的原則,就是說在重視溫補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養陰。因為,補陰有助於溫陽,所謂“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陽得陰助,生化無窮”就是這個道理。而冬季進補溫熱之品亦不能用量過大,否則,反有耗陰傷精之弊。養生抗衰藥物,應根據各人的經濟情況而定。
民謠日:“有錢(服)人參、高麗(參),無錢黨參、北芪;有錢燕窩,無錢蛤士蟆(哈蚧)。”春宜應肝而養生,夏宜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宜應肺而養收,冬宜應腎而收藏。
春宜甘平,夏宜清涼,秋宜甘潤,冬宜溫熱。
春夏藥量宜輕,秋冬藥量宜重。
虛寒證者忌用寒涼類補品,如天冬、百合等,以免助寒傷陽;
痰濕證者忌用滋膩甘涼 ​​補品,如女貞、元參,以免助濕生痰;
陰虛證者忌用溫熱類補品,如人參、鹿茸等,以免更損津液;
陽虛證者忌用養陰類補品,如麥冬、生地等,以免更傷陽氣。
以上經驗可作為四時養生進補的參考。不論什麼季節,服用何類補品,凡是遇到感冒發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嘔吐、腹瀉等病症時,都應暫停進補,待病情好轉後再繼續服用,以防“補藥戀邪”。養生進補,重在調理機體陰陽氣血平衡,隨意加大劑量可能適得其反,而希望服幾次補藥就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必須持之以恆,適量遞增,假以時日,細水長流,使藥力和形神相近,表裡俱濟,才能逐步發揮作用,有助於益壽延年。如氣虛與血虛同時存在,可先以補氣為主,因為補氣藥往往有健脾作用,而且補氣可以生血,使血虛症狀得以改善,補血藥比較滋膩,容易礙胃滑腸,必須脾胃健運後才可相機服用。無病體健之人,無虛則不用進補。若盲目進補,濫補無度,容易導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失調,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在進補時,最好不要吃生冷或過膩的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同時,要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才能達到“動而生陽”,促進健康,祛病延年的目的。進補時能否飲茶?這個問題尚有爭論。應該說,茶葉也是一種具有抗衰保健作用的飲料,但茶葉中含著大量的鞣酸,它能與補藥中所含的皂甙、生物鹼結合,產生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因而降低補品的補益作用。常用養生抗衰如人生、黃芪、首烏、熟地等都含有較多的生物鹼和其他活性物質,氹此多數醫家認為,在服用補品時,不宜同時飲茶。
  究竟進補後多長時間才能飲茶?根據胃腸消化和吸收的情況,一般食物進入胃部5分鐘以後就開始.有部分排人十二指腸,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約需4-6小時,食物在小腸停留吸收的時間,依據食物的性質不同,約需3~8小時。綜合上述食物消化吸收的等理情況及眾多醫師臨床經驗,一般認為進補約3~5小時後便可飲茶。
  本文章來自老中醫養生網專家團轉載請註明出處:老中醫養生網養生頻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