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在養生抗衰中的作用》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643.html


祖國醫學衰老的理論,是傳統延緩衰老藥物研究賴以形成的基石。它主要包括:陰陽學說、臟腑學說、氣血學說以及扶正祛邪學說。這些學說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藥養生抗衰有其獨特的規律,主要是以祖國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根據中醫衰老理論,通過辯證論治,採用具有滋補作用的藥物,通過長期的調治,起到補益氣血、平衡陰陽、扶正固本、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不生疾病或少生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從各種滋補藥物來說,分別具有以下的作用:
  (一)調補氣血
  氣和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以流通為貴,而能暢行全身的前提在於氣血的充盛調和,方可百病不生,益壽延年。如果氣虛血少,或因虛而滯,則難以發揮其溫煦、濡潤的功能,進而影響機體的各種生理機能,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可見,血氣的盛衰榮枯是養生長壽的根本。祖國醫學認為,人到中年以後,精耗神衰,上則多驚,中則痞塞,飲食不下,下則虛冷。責之氣滯而餒,形成“元氣滯者失”的局面。五十以後,其氣消者多,長者少;降者多,升者少。尤其是中老年人,精枯血閉,惟氣是資。治療之法,氣滯宜行,使氣機流動以推陳出新;血瘀宜化,使機體氣血充盈流通不已,生機不息。正確使用養生抗衰藥物,可以滋氣血生化之源,改善氣血不足狀態。
  養生抗衰老藥物中有補氣、補血等不同藥物。對氣血虛弱者,可選用不同藥物進行調補。如補氣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白朮、山藥等;養血藥可選用當歸、熟地、首烏、阿膠、龍眼肉等。
  人體氣血貴在疏通,中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血瘀現象,在選用益氣養血、養生抗衰藥物時,可適當配以行氣解鬱、活血化瘀之品,如香附、陳皮、鬱金、川芎、丹參、牛膝、雞血藤等,以達到益氣以解鬱,補血以行血之功效。
  (二)調補陰陽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人的生命活動以體內陰陽為依據。“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陰平陽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陰陽協調是健康的表現,無論疾病的病理如何復雜,都不外乎陰陽的偏盛偏衰。人到中老年,陰陽虛衰,體內陰陽僅能維持低度平衡,就會出現陰陽偏盛偏衰,或陰不制陽、陽不制陰的病理狀態。如陰虛不足以配陽,同虛火內熾;如陽虛不能溫煦全身,則陰寒內生。通過扶陽益陰藥物的運用,有“壯水之主,以製陽光”、“蓋火之源,以消陰翳”之妙。另外,陰陽失調又是臟腑、經絡、氣血、營衛等相互關係失調,以及表裡出入,上下升降等氣機失常的概括。中老年人內臟開始衰老,功能減退,氣血虧虛,抗病能力漸弱,故而多病。運用養生抗衰藥物調和陰陽,為延年益壽的重要法則。其意義主要在於“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使臟腑功能平衡協調,機體活動正常,從而達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能卻老而全形”的抗衰防老目的。
  中老年人常用的補陰藥有枸杞、女貞子、黃精、天冬、麥冬、山茱萸、五味子、石斛、玉竹、元參、龜板、桑椹子等;常用補陽藥有肉桂、肉蓯蓉、杜仲、菟絲子、仙茅、鹿茸等。
  (三)調補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景岳全書》指出:“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是以養生家必以脾胃為先。”人的一切生命活動,必須以水穀之氣為物質基礎,水穀之氣又來源於脾胃。若脾胃功能正常,化源充足,則形盛體健,氣血旺盛,精神充沛,肌肉豐滿,機體健康,抵抗力自然增強,雖外有風寒暑濕燥火亦不能侵犯,雖內有飲食勞倦、喜怒哀樂亦不致為病。李東恆在《脾胃論》中指出:“百病皆脾胃虛而生。”故古有經云:“四季脾旺不受邪”。為此,洞補後天,使脾胃強健,以資化生之源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的關鍵。
  治療中老年脾胃病的藥物,宜甘涼、滋潤、養陰、芳香、補中,再輔以化痰利濕之藥。常用健脾養胃藥有人參、黃芪、黨參、白朮、淮山、陳皮等。健脾養胃藥大多藥性平和,適:宜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四)調補臟腑
  人體健康,其本質就在於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如肺氣的肅降,心血的運行,肝氣的調達,腎氣的氣化,經絡的流通等,五臟六腑各司其職,擔負著封藏陰精、傳導化物等功能活動,這其中任何一環發生故障,都會導致封藏失職,傳導失司。破壞機體的整體運轉功能,出現病態。因此,《內經》雲:“年長者求治於腑。”就是說在養生抗衰時應注意整體的調治,如適當施以補益心脾、疏肝理氣、溫腎壯陽、培土 ​​生金、補火生土等方法,能使五臟“藏精氣而不瀉”,六腑“傳化物而不藏”。對增進健康、抗老防衰有積極的作用。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就認為重視臟腑的調補治療是中老年病患者延年益壽的中心環節,即時防治臟腑疾病乃長生要訣、延年的關鍵。
  進入中老年之後,隨著年齡日增,人體的髒腑功能日漸減退,真陽氣少,陰氣自半,精血虧虛,脾胃升降失常。則清陽之氣不能敷布,後天之精不能收藏,飲食清氣無以攝納,糟粕之氣不能排出,脾氣不升,津液不布,抗病能力明顯降低,機體逐漸出現衰老的表現。養生抗衰藥物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能針對性地補充人體氣血陰陽中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不足,消除因正氣虧損帶來的虛弱症候,在補充體內不足的同時,更能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增強臟腑、經絡功能,激發氣血活力,改善人的體質,調整機體代謝,因此,中老年人多用補益類藥,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養生抗衰藥物,既有甘溫助陽之藥,以溫補身體之虛寒;又有甘寒、咸寒、滋潤之物,能滋養精血陰液之不足。但由於中藥大多具有多種功效,有的還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所以在具體運用時,既可單方獨味調養,也可幾種藥物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如人參主補五臟、長養精神;白朮益氣健脾,和胃燥濕,兩藥合用,一則大補元氣,二則開胃消食。又如薏苡仁可補肺健脾,利濕消腫,並對消化道癌腫有一定抑製作用;而山藥、茯苓可補虛增力,滋腎固精,諸藥配伍,對身體贏弱,食少勞倦,久瀉水腫,或患消化道癌腫的病人,有良好的養生抗衰作用。還有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添精固腎,滋陰養血的作用;當歸自古以來就一直被視為補血活血佳品,兩藥配用,補益精血功效增強,長期服用。司加速血容量的恢復,改善造血系統功能,促進紅細胞、白細胞的增生。
  現代醫學認為,養生抗衰藥物能夠延緩衰老的主要機理是:增強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功能;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功能;調節機體抗應激能力;調整消化系統功能;調整免疫功能;改善造血系統與骨骼系統的作用;對泌尿系統有調節功能;對心血管系統能擴張周圍血管,改善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所以說,養生抗衰藥物能夠起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本文章來自老中醫養生網專家團轉載請註明出處:老中醫養生網養生頻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老師(修理人) 的頭像
    鄭老師(修理人)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腰腹部瘦身推脂、滑罐瘦身資訊搜錄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