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疼外,癢也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感覺。身上總覺得癢癢又不敢抓撓,或是抓撓 ​​導致傷口破潰感染,都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甚至引發精神疾病。可惜的是,人們對疼痛越來越重視,對皮膚瘙癢卻一再“聽之任之”,還產生了不少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皮膚癢是外病,和體質、飲食習慣無關。
說到皮膚癢,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是衛生習慣所致。但是,生活條件越好、飲食越豐富,患皮膚瘙癢症的人比例卻越大,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因為居住環境不清潔導致的皮膚炎症現在在城市中並不多見,更多情況下,還是本身體質或飲食習慣導致的血虛風燥、風濕蘊阻型皮膚瘙癢更為普遍。
血虛風燥型皮膚瘙癢多見於老年人,一般將老年人皮膚瘙癢稱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在我國老年人中,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患病率達10%以上,是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疾病。特別是秋冬季節,不少老年人夜晚脫衣上床時,身上的皮膚就會癢起來,且越撓越癢,越癢越撓,直至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癢而入睡。風濕蘊阻型多見於中青年,主要症狀為皮炎和濕疹,且容易反復發作。另外,很多更年期女性也經常受皮膚瘙癢長期困擾,不能徹底解決皮膚瘙癢的難題。一到春季和夏季,很多中青年人(女性居多)就容易出現皮膚瘙癢,且以局部皮膚瘙癢為主,如四肢、後背、個人隱私部位等,西藥解釋為皮炎、濕疹發作,僅靠外用藥抗真菌治療,容易反復發作。由此可見,想要徹底告別皮膚瘙癢,首先要做的是辨明體質,並在高發季節注意飲食調理、生活起居規律,再加上堅持內服外用藥,才是根本。
誤區二:洗澡可以緩解瘙癢。
在一項有關皮膚疾病的調查中,有超過9成的被調查者表示,出現皮膚瘙癢等症狀,會通過增加洗澡次數來緩解。誠然,洗澡後皮膚短暫的濕潤狀態,確實可以讓瘙癢得到緩解,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一旦表皮的水分流失,瘙癢就會愈演愈烈。並且,不少人喜歡用很燙的水洗澡,這樣也會加速水分流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減少洗澡的次數,用溫水沖澡或擦體,並且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洗完澡後,立即塗上滋潤的乳液。
誤區三:塗藥膏就能止癢。
在出現皮膚瘙癢症狀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消炎止癢藥膏。其實,中醫認為,瘙癢症狀的根源在身體裡面,即內燥。治療皮膚瘙癢,祛除內燥是關鍵。老年人皮膚衰老,皮脂分泌減少,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在體內積累內燥,導致精血不足、肌膚失養、血熱內伏。一旦溫度、濕度變化,老年人很容易皮膚瘙癢。而中青年人經常熬夜,過度飲酒,過食辛辣,過度抽煙,生活不規律,長期如此,容易在體內積累內燥,使體內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皮炎和濕疹多次發作。還有更年期女性,由於內分泌失調,氣血虧虛,肌膚失養,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神情倦怠、面色萎黃、心悸失眠、大便艱難、情緒煩躁等,體內的內燥難以順暢排出,引起各種皮膚瘙癢。因此,患有皮膚瘙癢的更年期女性,要及時祛除體內的內燥。
基於此,如果僅僅使用外用藥物,其實只能暫時止癢,長此以往,還容易產生依賴性。而為皮膚瘙癢者量身定制的內服藥才是真正從“源頭”止癢,通過調節體質,祛除內火,使體內達到“完美的平衡”,皮膚自然遠離瘙癢困擾。其中,以六味中藥配方而成的潤燥止癢膠囊配方最為科學。生地黃、苦參、何首烏,清熱解毒,涼血燥濕,能有效緩解皮膚表面的瘙癢;制何首烏、桑葉、紅活麻,補肝腎,益精血,清肺潤燥,袪風除濕,能消除體內的內燥。六藥合用,養血滋陰,袪風止癢,針對皮膚瘙癢的根源,潤內燥,止外癢,由內止癢不用抓。


《皮膚瘙癢的叁大誤區》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4-1938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