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凍結肩”,因好發於50歲左右的女性,故又稱“50肩”。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內分泌紊亂、外傷、慢性勞損、外感風寒濕邪及肩周組織的退行性改變,使肩周軟組織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進而關節滑膜萎縮、粗糙,滑液分泌減少,引起軟組織廣泛性粘連,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

 

    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年老體弱,正氣虛衰,氣血不榮,經脈失養,复感風寒濕邪而致。臨床可見肩部酸楚疼痛,開始時呈陣發性,常因天氣變化或勞累後誘發。爾後逐漸發展肩部廣泛性疼痛,甚至刀割樣痛,晝輕夜重,並放射至前臂、肘、頸、背部,約2~3個月後疼痛症狀減輕而表現為肩關節功能障礙,以外展、外旋、後伸最明顯,並逐漸加重,不能穿衣梳頭,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後期可見肩部肌肉萎縮現象。

 

    按摩療法是治療肩周炎較為有效的辦法,初期以舒筋通絡,行氣活血止痛為主,後期則以鬆解粘連,滑利關節為主。

 

    【按摩療法】

 

    1.初期

 

    (1)取坐位,家人立其患側,一手拉其上肢往上抬,另一手用扌袞法(圖17-4)或一指禪法推施於肩關節周圍,約5分鐘。

 

    (2)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端點按肩中俞(大椎旁開2寸,見圖17-3)、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見圖17-3)、臑俞(腋後皺襞直上,肩胛崗下緣凹陷中,見圖17-3)、肩髃、肩貞(腋後皺襞上1寸,見圖17-3)、天宗穴各1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

 

    2.粘連期

 

    除使用上述兩法外,再選擇下列按摩療法:

 

    (1)取坐位,家人用雙手抱託其肘部作內收、外展、上舉、後伸等被動動作,反復進行2分鐘。

 

    (2)取坐位,家人站其患側,外展其上肢,以其肩關節為軸作環狀旋轉(圖17-5)運動,順時針、逆時針各30次,幅度逐漸加大。

 

    (3)取坐位,家人立於患肢側,略下蹲,將患肢伸直搭於自己肩上,雙手抱病肩,兩手拇指按於腋下部,其餘四指相交於肩上,來迴旋轉揉動三角肌、腋下諸肌、大圓肌、胸大肌、胸小肌外側端,並慢慢上抬患臂,每次3分鐘。

 

    (4)在牆上貼一塔形標尺,患者面壁而立,雙足跟併攏著地,患側臂稍屈前舉手掌貼於牆上,患側臂隨示(食)指、中指和環指輪流向貼在牆上的標尺往上爬,逐漸伸直手臂,如此反复10次。

 


(本文由中醫藥網整理或引用,內容僅供參考,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http://www.cnzyao.com/anmo/201207/356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老師(修理人) 的頭像
    鄭老師(修理人)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腰腹部瘦身推脂、滑罐瘦身資訊搜錄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