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罐:竹罐有輕巧、價廉、不易破碎且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等優點,但易爆裂漏氣。
玻璃罐: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讓人看見皮膚的淤血程度,便於掌握時間,缺點是容易破碎。
抽氣罐:用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以便抽氣時使用。現在有用透明塑料製成,上面加置活塞,便於抽氣。這種罐亦易破碎。
拔罐中常用吸拔方法
閃火法:用鑷子夾95 %酒精棉球一個,點燃後,將火送人繞一圈再抽出(注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迅速 ​​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在皮膚上,這是傳統的,也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抽氣法:將抽氣罐緊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著。保留完整,便於抽氣時應用。
拔罐時間如何控制
各種方法拔罐時間應視該部軟組織之厚薄及氣候條件而適當掌握。一般在腰背部等肌肉豐厚處可拔10-15分鐘;胸腹部肌肉較淺薄處可拔5-10分鐘;額、面等可拔3-5分鐘。氣候炎熱的夏季,拔罐時間應縮短,過長容易起水泡,而寒冷的冬季,可稍延長。
如何起罐
一般先用左手夾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從罐口旁邊按壓一下,使空氣進入罐內,即可將罐取下。若罐吸附過強時,切不可用力硬拉,以免擦傷皮膚。
火罐療法
火罐療法是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或杯、筒內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吸附於腧穴或應拔病變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皮膚充血、淤血,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當前中醫臨床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目前常用的火罐療法有投火法、閃火法、貼棉法、滴酒法、架火法、懸火法。


此文章為中醫中藥網整理或來自網絡,內容僅供訪問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zhong-yao.net/yi/lf/bg/201207/25237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