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前囟門一般於1歲至1歲半時閉合,如前囟發生明顯陷下者稱為囟陷。


  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囟門尚未閉合前所特有的證候,如果6個月以內的小兒,囟門微陷,則不屬病態。現代醫學的嬰幼兒腹瀉、佝僂病、大量嘔吐等大量喪失體液及營養不良性疾病,均可出現囟陷。中醫學認為本病可由急性熱病、腹瀉或利尿太過等因素,使陰液耗損,真氣下陷而發生,也有因先天不足,氣血虧損,不能上充腦髓,或後天失調,脾胃虛弱所致。常見症狀為囟門下陷,並見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若病情嚴重者,可見雙目凹陷,四肢厥冷,手足震顫籌證候。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位其側,以小魚際揉法從中脘穴開始緩慢向下操作至氣海、關元穴,往返3-5分鐘。


  (2)家長雙掌相疊輕輕按壓患者腹部,並施振顫法1分鐘,然後雙掌突然抬起,如此一按一鬆,反复操作2-5次。


  (3)患兒俯臥位,家長以拇指指腹按揉背、腰部肌肉,重點按揉脾俞、胃俞、腎俞穴,反复操作1-3分鐘。


  (4)以指按揉足三里、太谿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脾胃虛弱型:症見囟門下陷,面色萎黃,身體消瘦,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四肢不溫,大便稀薄,舌質淡,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揉板門300次。


  ②補腎經100次,推三關100次。


  ③順、逆時針摩腔腹各50次。


  ④捏脊5-10次。


  (2)氣陰不足型:症見囪門下陷,面色蒼白,精神疲倦,口乾口渴,口唇乾燥,雙目凹陷,皮膚乾枯,臉部消瘦,舌質紅,苔少而乾。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


  ②推三關100次。


  ③揉外勞宮100次。


  ④掐揉四橫紋50次。


  生活調理


  (1)對囟陷患兒要合理餵養,及時添加輔食,給患兒多吃新鮮的蔬菜湯、水果、稀米粥等含維生素多的食物。


  (2)對於引起囟陷的原因如腹瀉、嘔吐等病證,要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


  (3)對於脫水不太嚴重而又沒有靜脈輸液條件時,可以用口服補液。方法是給小兒口服淡鹽水,每次量150-200毫升,4-6小時內喝完。如果病情嚴重,口服補液不見好轉,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4)對於營養不良患兒,除睡前按摩外,要經常進行四肢按摩或捏脊。天氣暖和時,可讓患兒到室外,曬曬太陽,呼吸點新鮮空氣,以改善患兒的情緒和食慾,增加血液循環及全身的新陳代謝。


  (5)由於患兒抵抗力低下,所以患兒不能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人接觸,以防止繼發感染。


http://www.lzyysw.com/zhongyi/detail/128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