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菊類自有甘苦二種,食品須用甘菊。”菊花的最佳夥伴。

       現在很多老人很注重養生,現在我來介紹一種養生的最佳夥伴,來一起看看這菊花養生效果。宋代有人用菊花作羹。司馬光的《晚食菊羹》詩說:“採擷授廚人,烹瀹調甘酸,毋令薑桂多,失彼真味完。”看來這是一種甜菊 ​​羹,還用薑桂做作料呢。明代文學家高濂精通養生保健之道,對食用菊花頗有一番見解,他在《遵生八箋》中云:“菊花粥,用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來洗淨,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寧心。”一語道破了食菊花粥的妙處。用甘菊花與粳米共煮的菊花粥,據《慈山粥譜》載,可“養肝血,悅顏色,清熱解暑,除熱,解渴,明目”。清代慈禧太后嗜食菊花,常以菊花入雞湯燙了吃,她對菊花火鍋更是情有獨鍾。每當窗外雪花飛舞時節,總要吃菊花火鍋賞雪景,經常吃得熱汗淋漓,陣陣菊花清香撲鼻,自有一番樂趣。


菊花並非皆可入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菊類自有甘苦二種,食品須用甘菊。”食用菊多為滿天星系(小菊)中的品種,有蠟黃、細黃、細遲白、廣州大紅等。菊花性​​甘、苦、涼,含蛋白質、維生素、菊甙、氨基酸、水蘇鹼、黃酮類、刺槐素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病菌都有抑製作用,可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因而常食菊花有健體延年之功效。


現代人以菊花入饌,也能烹製出多種佳餚,而且各具地方特色。如廣州的臘肉菊花餅、菊花蛇羹,杭州的菊花咕嚕肉、菊花肉絲,北京的菊花魚球,安徽的菊花雞絲,湖南的菊花竹蓀湯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餚。現給大家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菊花食療方法。


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鐘,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等作用。


菊花粥糯米150克,決明子15克,鮮菊花30克。將鍋燒熱後加入決明子稍炒後加水500毫升,煮沸30分鐘後去渣,再加水和米一起煮粥,待熟時加入菊花再煮開,加油鹽或冰糖調味食用,具有散風熱、清肝熱、降血壓等功效。


菊花肉絲鮮菊花50克,豬瘦肉300克,雞蛋1個。先將菊花去蒂撕成花瓣,洗淨;瘦肉切絲;雞蛋去黃,加水、豆粉等調料兌成汁。炒鍋燒熱,放入豬油50克,待油五成熱時放入肉絲,再把兌好的汁攪勻倒入鍋內,先翻炒幾下,接著放入菊花,翻炒均勻,熟即起鍋食用,可養肝血、悅顏色、清風眩、除熱明目。


       我國食用菊花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詠。《神農本草經》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宋代文豪蘇東坡是文壇上的美食家,對食菊情有獨鍾,宣稱“吾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食菊之好盡在字裡行間。鄭所南的“道人四進花為糧,骨生靈氣身吐香。聞到菊花大歡喜,拍手笑歌頻癲狂”,寫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菊花的食用方法很多,除可泡茶泡酒外,還可做羹做菜,如菊花魚球、菊花羹、菊花魚片粥、菊花露、菊花糕、菊花豆腐、菊花肉捲、菊花餅、菊花里脊、熬菊花糖、菊花火鍋等,都是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豐富,別有風味。


菊花泡酒是古代最常見的食菊方式。唐朝有詩云:“九月山僧院,東籬菊花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李嶠的《九日應制得歡字》詩曰:“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可見,菊花酒是古人重陽節的必備佳飲。


古代文人雅士常飲菊代茶,並賦詩吟頌。陸游有詩云“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愛菊成癖,曾採菊東籬,在“秋菊有佳色”的環境裡,渴飲菊花露,飢食菊落英。每當菊花盛開時,詩人常邀親朋好友一同品味,“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東方朋。”


俗話說:“常飲菊花茶,老來眼不花。”菊花茶飲在民間極為盛行。鄭板橋有詩云:“南陽菊水多蓍舊,此是延年一種花。八十老人勤採啜,定教霜鬢變成鴉。”傳說岳飛率軍去湖北,在九宮山下停轡飲馬,鄉民紛紛送來菊花什錦茶慰問岳家軍,鼓舞士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