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暗淡無光澤,是許多人的美容困擾。除了外在的保養品,還可以從內在調理,利用中醫的穴位保養法,來促進氣血循環,改善膚色和質感。
以下介紹幾個常用的穴位,以及如何按摩和刺激它們。
太陽穴:位於眉毛的外側,眼睛的外角上方。按摩太陽穴可以舒緩頭痛和眼睛疲勞,也可以增加面部血液流動,讓臉部更有光澤。按摩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按壓太陽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轉動十次,然後放鬆。
人中穴:位於上嘴唇和鼻子之間的凹陷處。按摩人中穴可以刺激臉部的神經和血管,增加面部氧氣供應,改善膚色和彈性。按摩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在人中穴上下滑動,由上而下十次,由下而上十次,然後放鬆。
風池穴:位於頸部後側,按摩風池穴可以疏通頭部和頸部的氣血,減少皺紋和色斑,也可以舒緩頸部僵硬和肩膀酸痛。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風池穴處用力按壓,持續五秒,然後放鬆。重複十次。
頰車穴:位於臉兩頰邊、下頜角前的上方,按摩頰車穴可以促進面部淋巴液的排出,消除浮腫和水腫,也可以提升臉部肌肉的緊實度,防止下垂。按摩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在臉頰穴處輕拍或輕捏,持續十秒,然後放鬆。重複十次。
以上是幾個常見的中醫穴位保養法,每天花幾分鐘按摩這些穴位,就可以讓肌膚更加明亮有光澤。當然,還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喝水、少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避免日曬和抽煙等不良習慣,才能讓肌膚更加健康美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