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患者血清中存在類風濕因子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


  另外,還有內分泌和遺傳因素。受寒和潮濕往往是本病發生的誘因,中醫學將本病歸屬“痺證”範疇。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患兒體質虛弱,外感風寒濕邪,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所引起。如果風邪較盛,則疼痛遊走不定;寒氣較強,則痛有定處;如果濕邪較重,則腫脹麻木。久病不愈,則可出現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臨床表現為,大多起病緩慢,早期可有低熱,全身肌肉酸軟無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消瘦等。開始僅1~2個小關節受累,呈遊走性,活動時疼痛,隨即腫脹變硬,局部發熱但不一定發紅,其典型早期表現為晨僵。以後隨著病變的發展,可由小關節至大關節,由少數至到多數,可累及多個關節。晚期出現肌肉萎縮,病變關節變形而發生。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以手掌置於患兒腹部,順時針揉摩2~5分鐘。


  (2)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拿揉四肢部,重點是患病的肢體,並配合四肢關節的屈伸活動。反复操作3~5分鐘。


  (3)家長以拇指指端按揉並彈撥足三里穴1~3分鐘。


  (4)患兒俯臥位,家長以全掌橫擦患兒肩、背、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2.隨證加減


  (1)行痺型:症見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多見於膝、踝、肘、腕關節,屈伸不利,遇風則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30秒。②拿風池10秒。


  ③以虛掌輕叩背部1分鐘。


  (2)痛痺型:症見關節疼痛比較明顯,痛有定處,屈伸不利,局部發冷,得熱痛減,遇寒加劇,舌質淡,苔白。常用手法加①兩手掌相對用力,橫搓四肢,以局部發熱為度。②直擦背部脊柱,斜擦兩脅,均以透熱為度。③拿肩井3~5次。


  (3)著痺型:症見四肢沉重,肌肉酸痛,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腰部發涼,雙足浮腫,大便稀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膩。常用手法加①點揉肩井、合谷穴各30秒。②以虛掌拍擊脊柱兩側,自上而下,反复操作,以皮膚微紅為度。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30秒。


  (4)熱痺型:症見關節紅腫熱痛,遇熱則甚,發熱,口乾咽燥,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便乾,小便黃,舌質紅,苔黃或黃膩。常用手法加①按揉大椎、曲池穴各30秒,②以虛掌自上而下,拍擊脊柱兩側,以局部微熱、微紅為度。③拿肩井3~5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揉背:患盡俯臥位,家長以掌根按揉脊柱兩側,自上向下反复操作5~8遍,以有酸脹感為宜。


  (2)點穴:家長用拇指按揉大椎、肺俞、風池、風府、肩井、足三里穴各30秒~1分鐘。


  (3)活動關節:根據各個關節的病變程度和活動範圍,採取不同的體位進行活動。如肩關節做前屈、後伸、外展、內收和旋轉等動作,髖關節做屈伸和搖動手法,膝關節做屈伸和引伸手法等。本法在運用時,不要施暴力,要輕揉和緩,逐漸加大強度。


  按摩方法三


  (1)患兒仰臥位,家長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揉患兒上肢,自肩部至腕部,同時配合肩、肘,腕關節的被動活動。時間為1~3分鐘。然後,點揉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各半分鐘。


  (2)患兒坐位或臥位,家長以拇指和食指相對用力,捻揉腕部及各掌指和指間關節,剛才配合適度的搖法,時間為1~3鐘。


  (3)患兒仰臥位,家長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揉下肢,自大腿至踝部,同時配合髖、膝關節的屈伸、搖動、引伸等被動活動。時間為1~3分鐘。然後,點揉足三里、陽陵泉、解溪穴各半分鐘。


  (4)家長以掌根按揉膝關節周圍,同時配合踝關節屈伸及內、外翻活動。再揉捻各足蹠關節,時間為1~3分鐘。


  (5)家長雙手掌相對用力,搓揉患兒四肢部的肌肉組織,時間為1~3分鐘。


  生活調理


  (1)患兒平時應注意保暖,飲食宜富有營養,不宜食寒性食物。


  (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較頑固的慢性疾病,早期治療和適當的體育鍛煉是很重要的,但不宜過度疲勞。


  (3)按摩時,手法應輕柔和緩,切忌使用蠻力,以免發生不良後果。


http://www.lzyysw.com/yangsheng/detail/10821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