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蚊蟲滋擾造成疾病流行的多發季節,而蚊蟲叮咬的危害首當其衝是幼兒。從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有的孩子被蚊蟲叮咬後發燒了,有的孩子被咬處出現水腫症狀,如何有效預防蚊蟲侵襲寶寶?採訪了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皮膚科主任馬曉玲。



兩歲的圓圓,在花壇玩耍時左眼下方被一隻花腳大蚊咬了,媽媽馬上用寶寶金水擦了一次,可到了第二天奇癢無比,圓圓不停地用小手抓撓,結果抓出了一個大紅疙瘩,周圍還紅腫了一大片,由於離眼睛很近,下眼瞼帶著左臉全腫起來了。皮膚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圓圓是蚊蟲叮咬後處理不及時而引發的過敏。


丁丁媽媽給孩子擦止癢膏時,發現前兩天被蚊子咬的地方變得又紅又硬,到丁丁發燒了。小腿上又紅又硬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白色的膿點,丁丁媽媽以為是吹空調著涼而引起發燒。醫生檢查發現,丁丁除了發熱外,沒有流鼻涕、咳嗽等其他症狀,再檢查,發現了丁丁腿上的膿點。原來丁丁發熱不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而是小腿上的皮膚破損化膿感染引起的。



馬曉玲主任說,發現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可以用肥皂、小蘇打稀釋後局部中和蚊蟲酸性毒素減輕紅腫,還要考慮止癢,可以用如綠藥膏、花露水、無極膏、爐甘石洗劑等,擦洗叮咬處。最要注意的是,蚊蟲叮咬後,盡量避免寶寶抓撓,因為它易引起紅腫過敏症狀。諸如皮炎平、艾洛鬆一類的激素性藥物都不適合使用,一旦使用將會給創面帶來色素沉澱,並可能導致創面出現皮膚萎縮、繼發感染等症狀。如果皮膚並發感染可以用抗菌素,如紅黴素藥膏塗抹在叮咬處。馬曉玲主任說,父母要監督寶寶洗手,剪短指甲,謹防小兒抓撓叮咬處,以防止繼發感染。因為抓撓後,皮膚裡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一個包,就會越抓越癢,而且還不易消退,容易紅腫感染。如果堅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鐘後,癢感就能明顯消退了。



蚊蟲叮咬不但傷害兒童皮膚,而且會引起皮膚感染淋巴結腫大、發燒,更嚴重的是會傳播一些疾病。馬曉玲主任認為物理避蚊仍然是最安全的方法,使用蚊帳的優點顯而易見,既能避蚊又防風,還可吸附飄落的塵埃,過濾空氣,尤其適合兒童。推薦使用捕蚊燈,因為沒有污染。


家長帶寶寶外出時盡量少去或不去有青苔和草叢密集的潮濕地方,還可以擦一點防蚊液來預防。飲食調整可避蚊。有人說易被蚊子叮與血型有關。其實沒有什麼聯繫,主要取決於孩子的飲食。如果經常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鹼性食物就不易被蚊蟲叮咬,如果常吃高蛋白等肉類食物過多,分泌的汗液呈酸性,就容易招蚊子;還有就是與孩子的衛生有關係,要經常給孩子洗澡,也可減少蚊蟲叮咬。


wWW.fancAi.cOM
來源飯菜網,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fancai.com/yinshi/914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