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提供防暑小貼士》由中醫養生網收集、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地址:http://www.blogbee.net/newshow.asp?thread-5-153.html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暑”,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氣溫將一路飆升,市民將迎來酷暑。
  重醫附屬二院中醫科陶紅主任稱,每到夏天,總有大量市民中暑,特別是從事戶外作業和老弱病殘人群。專家建議,盡量避免被暴晒,從飲食、睡眠等方面提前作好防暑準備。
  氣溫漸高中暑者增多
  昨日,重醫附屬二院門診部,有十多人正在輸氧,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家住渝中區七星崗的何大爺告訴記者,早上10時多出來買菜,回家路上突然眼睛發黑,兩耳嗡嗡作響,趕緊到醫院,結果是輕微中暑。
  醫生稱,重慶素有“火爐”之稱,因氣溫偏高,不少患者出現輕微中暑,即“傷暑”。一些有心腦血管疾病、氣管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因中暑現像被緊急送進醫院的並不少見。“酷暑馬上來臨,中暑患者將急增。”根據每年就診情況,醫院正做相關準備,迎接盛夏。
  老弱病殘人群最易中暑
  我市知名中醫專家、附二院中醫科主任陶紅介紹,盛夏季節,大多數人會遭遇“傷暑”,譬如,外出忘帶傘,烈日下暴晒後出現輕微的太陽穴陣痛,眨眼困難、刺疼,及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四肢乏力等。
  陶主任稱,臨床上,大多中暑者均是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尤其是小孩、老人及心腦血管疾病、氣管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人群,一旦遭遇高溫,輕則出現心慌等不適症狀,重則休克危及生命。“應提前作好防暑準備。”陶主任說,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大、易疲勞,應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提高睡眠質量,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得到放鬆。
  衣食住行都要防暑
  陶主任介紹,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的急性病變。有以下三類型:
  1、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心悸、四肢發麻等,體溫不超過38℃。
  2、傷暑: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症狀及體徵。
  3、重度中暑: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可能出現腦及腦膜水腫、充血,頭暈,噁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意識不清,嚴重者發生抽搐昏迷。
  如何預防中暑?陶主任支招:
  1、保持身體多需水分,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
  2、夏季易缺鉀,使人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3、此外,應多吃時令蔬菜水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桃子、西瓜、甜瓜等,可適量增加乳製品。
  如何防暑?陶主任說,炎熱天氣,棉質衣服易散熱,最好穿寬鬆棉質衣服,特別是女孩,不穿緊身衣。戶外作業者不要打赤膊,工作服宜寬鬆,穿白色或淺色衣服,戴隔熱草帽、防護眼鏡。出汗較多時,應多喝些開水或鹽茶水,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體質較弱者,應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萬金油、風油精、十滴水、薄荷錠、藿香正氣水等。
  中暑後怎麼辦?陶主任稱,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 ​​陰涼處,讓病人仰臥,脫去或鬆開其衣服降體溫,再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識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重症中暑病人,立即撥打120,求助醫務人員急救。
  防暑小貼士
  1.冷水涼手腕:每隔幾小時,讓手腕在冷水龍頭下衝三五秒鐘,涼血解熱。
  2.溫熱水沖澡:常用溫水泡澡或淋浴,特別是臨睡前,水溫比體溫稍低即可。
  3.蘆薈保濕:女性可用冰涼蘆薈油做保濕霜,早晚使用,能給皮膚降溫。
  4.放慢節奏:不要劇烈活動,防體溫升高。
  5.做“白日夢”:仰坐閉目,想像雪景。
  6.防汽車空調病:汽車空調保持內外溫差10度內。
  醫學指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二院中醫科主任陶紅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老師(修理人) 的頭像
    鄭老師(修理人)

    鄭老師拍打按摩刮痧、腰腹部瘦身推脂、滑罐瘦身資訊搜錄

    鄭老師(修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